作者:朱晓琳侯文静张晟徐勇李强
来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1月第10卷第1期27-31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背景下超声造影对已行对比增强CT的小肝癌的补充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年1月至10月收集天津医院肝胆外科45例,共51个可疑肝脏占位(≤2.0cm)的肝硬化患者对比增强CT和超声造影资料,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比较两项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差异。结果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分别检出病灶49个和35个。小肝癌增强后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快进慢出”,比较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诊断小肝癌敏感性及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8.9%(32/36)、69.4%(25/36)(X2=3.02,P=0.08)和43/51(84.3%)、29/51(56.9%)(X2=1.46.P=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另16个对比增强CT未能显示的病灶经超声造影明确诊断12个。结论超声造影与对比增强CT对肝硬化伴小肝癌具有相似诊断率。超声造影较对比增强CT时间分辨力高,对对比增强CT漏检病例及不典型强化病例有很高的补充诊断价值,对于肝硬化内良性结节更具诊断及随访优势。
随着超声造影剂的问世,大量报道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与对比增强CT(contrast-enhancedCT,CECT)具有相似的诊断符合率,同时指出CEUS反映肿瘤微动脉血供的敏感性优于CECT,且CEUS的增强模式使诊断更加简单直观。但对哪些病例CEUS比CECT更具诊断优势,并无明确指出。本研究收集45例肝硬化患者CECT和CEUS检查资料,结合病理学结果,研究在肝硬化肝脏占位性病变中CEUS对CECT的补充价值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优势。
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
年1月至10月天津医院肝胆外科的45例肝硬化患者,男37例,女8例,年龄26.71岁,共51个可疑肝脏占位病灶(≤2.0cm),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原发性小肝癌36个,肝硬化结节12个,肝血管瘤2个,肝转移瘤1个。收集45例患者影像(CEUS和CECT)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对照。其中2项影像学检查距病理检查的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
2方法
1.CEUS检查:应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PPLIO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为PVT-BT,频率2.5-5.0MHz。采用Bracco公司造影剂SonoVue,使用前用生理盐水5ml溶解造影剂冻干粉,浓度5mg/ml,振荡混匀后每次造影抽2.4ml,2—3s内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注入。首先在二维图像确定病灶的数目、位置、大小。继而将2.4ml造影剂快速注入前臂浅静脉,尾随10ml生理盐水冲洗。在机械指数(MI)0.1的造影模式下实时观察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回声变化过程,每个病灶均观察至少10min。
2.CECT检查:采用美国通用公司16排螺旋CT,首先行全肝平扫,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Oml/s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胺进行4期扫描:动脉期(25s)、门静脉期(50s)、平衡期(90s)、延迟期(~s),CT片由2名专长腹部CT的高级职称医生负责诊断,并对重点评估增强模式。
3.CEUS及CECT不同模式分类:根据51个病灶不同时相的增强特点,总结为6种增强模式:①快进快出:动脉期快速增强,门静脉期快速消退呈低增期、延迟期消退慢于肝实质呈明显或轻度高增强;③慢进快出:动脉期缓慢不典型增强,门静脉期快速消退呈低增强或不增强;④慢进慢出:动脉期轻度增强,门静脉期和实质期缓慢增强后与肝实质同步消退;⑤廓清: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均不增强;⑥淹没:三期与肝脏同步等增强并消退。⑤、⑥统一为不典型增强。小肝癌在CEUS及CECT的典型增强模式为“快进快出”和“快进慢出”,以此作为小肝癌的诊断标准。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CEUS及CECT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51个病灶中CEUS发现49个,漏诊2个(血管瘤1个,肝硬化结节1个),CECT发现病灶35个,漏诊16个(小肝癌8个,转移瘤1个,肝硬化结节7个)。CEUS与CECT诊断小肝癌敏感度分别为88.9%(32/36)、69.4%(25/36),特异度为11/15、4/15,正确诊断率为84.3%(43/51)、56.9%(29/51),对小肝癌漏诊率0.O%(0/36)、22.2%(8/36)。CEUS和CECT诊断小肝癌的敏感度(X2=3.02,P=0.08)及正确诊断率(X2=1.46,P=0.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组4个CECT“快进慢出”小肝癌在CEUS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图1),二者均诊断正确。由此可见,CEUS与CECT对同一肝癌病灶的增强表现可相同(同时表现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也可不同。
2CEUS对CECT的补充诊断价值
CECT共漏诊16个病灶,包括肝癌8个(图2),硬化结节7个,转移瘤1个,经CEUS全部检出,与病理结果对照,其中l2个病灶诊断正确。CECT中3个假阴性病灶增强表现不典型,在CEUS中具有典型小肝癌增强表现(图3)。
3CEUS和CECT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
CEUS与CECT对诊断肝硬化结节敏感性为10/12、2/12,特异性为84.6%(33/39)、69.2%(27/39),对肝硬化结节漏诊率为2/12、7/12。CECT漏诊的7个肝硬化结节在CEUS均被检出且符合良性结节诊断标准“慢进慢出”及不典型增强(图4)。二维超声有2例因未能显示病灶而漏诊,1个为血管瘤位于超声扫查远场,另1个为硬化结节,CECT表现“慢进慢出”位于肝膈下,超声显示不满意,CECT诊断明确。
讨论
我国是肝炎患病大国,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者呈进行性演变。肝硬化结节的监测,小肝癌甚至微小肝癌的早期发现一直是影像工作者努力的一个方向,也是提高肝癌患者治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病灶越小影像检查的不同技术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差异越显著。CECT常作为评估肿瘤良恶性的首选检查,但存在对肿瘤血供的评定的局限性。动脉期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早退的表现是CEUS和CECT诊断及鉴别诊断小肝癌的关键。但是一些肝硬化结节与小肝癌表现有重叠,增强方式不典型,鉴别较难。李锐等报道32例CECT漏诊的肝癌中,29例病灶≤2cm占90.6%。
本研究按照不同的增强模式,针对CEUS补充诊断价值加以分析。
1基于“快进快出”及“快进慢出”增强模式下,CEUS与CECT具有相似的敏感性
本研究显示,CEUS敏感性为88.9%,CECT为69.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polito等、Pompili等、陈敏华等研究结果相近。但同一病灶在二者增强表现不完全相同,部分病例CEUS图像更典型,本研究中4例CECT“快进慢出”小肝癌,CT值仅在平衡期轻微下降,而在CEUS中均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一方面肝硬化常常合并脂肪变性,使病灶出现等密度改变,CECT图像上不易甄别良恶性。低MI下的CEUS可以敏感地显示肝内大血管及部分肿瘤微血管的血流分布,且造影剂微泡仅分布于毛细血管、血池内,能更好反映肿瘤的血供情况,因而诊断更加简单直观。另一方面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表明,小肝癌分化较好的,则门静脉供血多;分化较差的,则瘤内门静脉供血少。再生结节和小肝癌内门静脉及动脉供血比例的差异,将直接影响病灶增强表现。成像原理及图像监测的差异使病灶在CEUS中表现出与CECT不同的增强方式,令CEUS诊断更明确、可靠。
3CECT对病灶的漏诊及误诊与增强模式有关
这考虑为肿瘤血液供应特性和CECT扫描空间及时间上的不连续性所致,此外对比剂循环也存在个体差异,使CECT不能完整评价病灶的增强模式。CECT检查“廓清”与“淹没”病灶在一定程度上是“快进快出”、“慢进快出”与“慢进慢出”的特殊表现。本研究中对于CECT中的16个漏诊病灶.CEUS正确诊断12个,CECT中3个假阴性病灶增强表现不典型,在CEUS中也具有典型小肝癌增强表现。
CECT误诊的3个不典型增强病灶在CEUS中,1个CECT“廓清”病灶呈“快进快出”表现,并可见部分小病灶坏死区,考虑CECT仅扫查到坏死区;2个“慢进慢出”病灶CEUS动脉早期“快进”,增强不及周围肝组织,延迟期有造影剂轻度的流出,符合“快进慢出”,均诊断为癌,病理为高分化小肝癌且有不同程度的透明变性。16个CECT漏诊病灶,有8个小肝癌,其中6个在CEUS表现“快进慢出”,CEUS正确诊断4个。Krix等报道,CECT图像
不如CEUS直观,且诊断需要丰富的诊断经验,对CECT无法显示或不典型病灶,CEUS可使病灶增强模式分类清晰,便于诊断。CEUS是除穿刺活检外另一种可供选择的无创、敏感影像学方法,具有独立的诊断价值。对于造影中有特征表现者,建议临床给予手术或射频治疗。
3CEUS较CECT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力,更容易捕捉到造影过程中一些稍纵即逝的动态变化特征,对良性病灶分类较明确
本研究显示,CEUS与CECT对诊断肝硬化结节敏感性10/12、2/12。CEUS对CECT未显示的7个硬化结节均诊断正确。肝硬化造成的肝内分流使造影剂通过时间缩短,早期“快进”后迅速廓清。而CECT的时间分辨力低且不能完整观察病灶增强过程,容易遗漏一些有助于鉴别诊断的重要信息。因此在对硬化结节密切随访中CEUS简单易行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CEUS对肿瘤微血管的评价优于CECT,它不仅能较好地补充及鉴别诊断CECT未显及误诊的小肝癌,对肝硬化内良性病灶的诊断及随访观察也具有明显优势。然而CEUS同时存在扫查盲区,本组2例CEUS未显示在CECT诊断明确。由于肿瘤血管存在结构、功能的异质性,CEUS诊断中仍不免存在误诊、漏诊。本研究在继承CEUS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对已行CECT的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采用CEUS进行补充性诊断研究,进一步阐述并分析了CEUS对于CECT中不典型病灶及良性结节的定性优势。CEUS对硬化性结节观察直观、可靠,更有利于肝硬化肝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专业解读quot工业工程quo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发现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9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