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第33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年会(APASL)将于当地时间年3月27日-31日在日本召开,肝霖君与大家分享会议中的重要内容。
我国超过50%的肝癌患者诊断时已进展为BCLC-C期或D期(晚期),死亡率较高,前期也有研究表明早发性肝癌可能较晚发性肝癌的预后更差。近期,在APASL摘要中发表了一篇印度尼西亚研究者关于早发性肝癌及晚发性肝癌生存率比较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晚发性肝癌患者,早发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更短、24个月的肝脏事件发生率更高,且高血压和缺乏肝炎治疗是影响其生存的关键因素。
研究方法对-医院登记的肝癌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Kaplan-Meier曲线描述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的逆向方法确定独立预后因素。研究结果在例肝癌患者中,早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95%CI:1.~2.),显著低于晚发患者的4个月(95%CI:3.~4.;p=0.)。早发性肝癌患者24个月的肝脏事件发生率(92.9%)显著高于晚发患者(87.7%;p=0.)。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HR:3.)和缺乏
肝炎治疗(HR:2.48;p=0.)为影响早发性肝癌生存的关键因素。而在晚发性肝癌患者中,AFP水平≥ng/mL(HR:1.28)、AJCC分期(4期风险最高,HR:4.52)、支持治疗和姑息治疗(HR:5.23和1.66)为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研究结论
早发性肝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个月,是晚发性肝癌患者的一半。在每组患者中确定了不同的预后因素,强调需要对早发和晚发性肝癌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肝霖君有话说
今年来,早发性肝癌受到越来越高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2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