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春蕾幼儿园
预防幼儿意外伤害温馨提示
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文明延续的根本所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保障,每个人一生中都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危险,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
幼儿期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幼儿园期的孩子安全教育主要是五大模块:(模块一)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模块二)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事故。(模块三)预防和应对意外伤害事故。(模块四)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模块五)预防和应对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他们安全知识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不能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中潜伏的危险因素,缺乏对行为结果危险性的预测,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教育之意外伤害
●幼儿可预防的意外伤害是造成幼儿意外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幼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幼儿意外伤害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意外伤害安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学习家用电器、煤气(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3.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4.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自我保护和求助、求生的简单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电话。
饮食卫生
1、养成吃饭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俗话说:“饭前不洗手,病菌易入口。”我们的两只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不脏,可是难保不沾上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洗手的目的就是为了洗掉手上沾染的病所以要用肥皂认真洗。
2、生吃瓜果要洗干净。
黄瓜、萝卜和水果营养丰富,谁都爱吃,但生吃时,一定要注意卫生。因为瓜果在生长过程中,都施过粪肥和农药,沾染了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如果只用水稍微洗一下或用衣服擦一擦,可能得痢疾、肝炎和伤寒等传染病,也可能得寄生虫病,也可能造成农药中毒。所以生吃瓜果一定要冲洗干净。
3、不吃腐烂变馊的饭菜、水果。饭菜腐烂变馊,是因为细菌在饭菜中起了破坏作用。人如果吃了这种含有毒素的食物,就会发生食物中毒,出现恶心、腹疼、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所以腐烂变馊的饭菜万万吃不得。
4、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夏秋是百果成熟的季节。因为野菜野果品种多极了,哪些能吃,哪些有毒不能吃,有时是很难分清楚的,万一吃了有毒的野果,后果轻则呕吐、拉肚子、手脚麻木,重则会昏迷不醒、甚至死亡。为了安全起见,千万不要乱吃野菜、野果。
5、饮水讲卫生,不喝生冷水。
水如果不经消毒就喝下去,就难免染上痢疾、肝炎、伤寒等传染病。所以喝水一定要喝经过消毒或烧开的水。农村中苦水井的水是不能饮用的,因为这种水亚硝酸盐的含量很高,饮用后容易发生中毒。
6、不要随意买街头小贩卖的包装粗糙、质量低劣的冰棍、冷饮。不吃无照商贩出售的爆米花、豆腐脑、熟肉等食品。以免伤害肠胃和引发食物中毒。
室内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预防灾发生。
小孩子都很喜欢玩火,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经常会因为疏忽大意而酿成火灾。特别是夏天气温较高,空气闷热,并且居室内摆放了很多易燃品,如窗帘、被褥或者是木制的家具等,因此要注意预防火灾。家长也不要把火源,如打火机、火柴等给孩子玩,避免火灾的发生。
2、磕磕碰碰可预防。
大多数家庭的居室空间相对比较狭窄,并且放置了很多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的边角等都比较尖锐,如果在居室内打闹、追逐则很容易磕碰受伤,所以要注意,在家中居室一定不要打闹、玩耍,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3、滑倒预防有必要。
现在居室的地板或者是部分瓷砖都比较光滑,若是地上或者是鞋上有水,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到而受伤,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时刻做好滑倒的预防工作,平时发现地面上有水,要及时用拖布清理干净,而鞋子上有水也要用干布擦拭干净。家长还可以到商场买几双防滑的拖鞋,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防滑措施。
4、楼高坠落易发生。
这种情况多发于居住在楼房的家庭,特别是高层居室家庭,要注意在阳台做一些护栏。因为儿童有好奇心理,喜欢在阳台内玩耍,并不时的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是窗外,这样很容易发生坠落事故,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告诉他们不要在阳台内玩耍,更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窗外,谨防不慎的发生。
5、挤压处处有,预防有必要。
在居室中孩子们玩耍,不会像大人一样细心,他们可能会将手指置于居室的门窗、家具的门或者是抽屉等处,若是不小心开关门时很容易受到挤压,所以应当小心,同时要告诉儿童不要随意把手放在缝隙处,避免夹伤。
6、意外伤害处处在,预防及时可避免。
在家中经常会有一些必备的日常用品,如剪刀、锥子、水果刀等比较尖锐的工具,或者是针、图钉、斧子等工具,这些若是不能够妥善进行保管,都有可能使孩子受到意外的伤害。所以家长在用完这些工具后及时的妥善保存,不要随意丢在某个位置,避免儿童拿到弄伤自己或他人。
溺水:
无反应无呼吸,马上做心肺复苏
当孩子发生意外时,家长要迅速判断伤害的程度,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急救,医院时不要造成二次伤害。意外伤害如何应对?
首先,立即让孩子离开水面,清除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接着,解开孩子衣扣、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检查反应和呼吸,如果无反应、有呼吸,将其头偏向一侧,就地平躺。如果呼吸微弱,马上进行人工呼吸。如孩子呼吸、反应皆无,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施救前要先拍拍孩子的脚底,如果没有反应,要马上快速按压心脏。”专家提醒,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胸骨中线,新生儿为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每分钟至少要按次,按压婴儿时可用单手数根手指或双手环抱其胸部,用拇指同时按压,婴儿的按压深度约为4厘米,儿童为5厘米,要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有人担心用力过大会把肋骨按断。但就算发生这种情况,也好过用力太小,心脏不能复跳导致孩子死亡!”专家呼吁家长参加心肺复苏培训班,提高准“实战经验”。
保护孩子远离烧烫伤
●烫伤是0-5岁儿童最容易发生在家里的意外伤害之一。0-5岁的幼儿,心中对周围事物好奇的种子逐渐萌芽,电饭煲冒出的白烟,红彤彤的瓦斯……他们都想去亲密接触,特别是夏季,穿衣少、皮肤外露,使得这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孩子极易发生严重的烧烫伤。
烫伤预防:一旦烫伤,疤痕将一生难修复。
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远离烧烫伤?1.把家中暖瓶,饮水器和电饭煲等热容器放在高处,使孩子不易碰到。2.尽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引起盛放热液的容器翻倒。3.把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并教导孩子不玩。4.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5.给孩子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并总是用手先试或用水温卡测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8度左右。6.冬天使用电取暖器,注意远离孩子,或加围栏;热水袋、暖手煲等也要时刻注意其温度不过高。7.家里的电插板,电源线等要远离孩子。婴幼儿会啃咬电线而被点击。8.把家用强力清洁剂,如除污剂,碱水,浓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误食或泼洒到脸上或其他暴露的皮肤上,导致化学性烧伤。
预防儿童流鼻血
1、滋润鼻腔:当小孩鼻腔干燥时,可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小孩鼻出血除了鼻腔局部炎症所致以外,剧烈活动也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小孩挖鼻腔也容易引起鼻出血,除了避免剧烈运动之外,还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随意抠挖鼻孔。
3、注意饮食:秋天空气干燥,饮食上应少吃煎炸肥腻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并注意补充水分。
4、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容易导致鼻黏膜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此,预防鼻出血,呼吸道疾病也不可忽视。
幼儿气管异物的紧急处理
●在我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其中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有近3,名。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生异物吸入气管的意外呢?这是因为小儿的气管与食管交叉处的“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当小儿口中含着食物说话、哭闹或剧烈运动时,容易将口内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阻塞以致窒息。当孩子边吃边玩时或进食后突然停止活动,开始哭闹并有阵发性高声呛咳、喘鸣以及面色紫绀、呼吸困难、继而神志不清和昏迷等,应怀疑吸入气管异物。如果异物完全堵塞气管,超过4分钟便会危及生命,即使抢救成功,也常会留下失语、瘫痪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当孩子的气管发生吸人异物时就必须马上进行现场紧急救护,清除异物,千万不能等待。一旦小孩气管吸人异物,老师或家长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在孩子没有出现神志不清前,应抓紧时间,迅速用以下方法清除异物。
1.拍背法:适用于1岁以下的婴儿。将婴儿脸朝下躺在救护者的前臂上,并把前臂放在大腿上以支撑婴儿,婴儿的头部应低于躯干,在婴儿两肩胛角连线的中点处,用手掌根部用力扣击5次;这样可以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扣击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2.催吐法:用手指伸入患儿口腔以便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3.胃部迫挤法(海氏冲击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站在患儿背后,手臂直接从患儿的腋下环抱患儿的躯干,将一手握拳,并用该手拳头的大拇指侧的平坦处对准患儿腹部的中线处,正好在剑突的尖端下和脐部稍上方(大约在剑突与脐部之间的中点处),用另一手握在拳头外,尽力有节奏地使劲向上向内催压,以促使横膈抬起,压迫肺底让其肺内产生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管内向外冲出,迫使气管内异物随气流直达口腔将其排出。
若以上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医院,医生会根据病情施行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如果患儿发生心跳停止,要进行心肺复苏的处理。预防措施:
1.教育幼儿不要随便把东西放到嘴里,以免误入气管。2.幼儿进食时应有成人监护,进食时不要让孩子说话、打闹、哭笑,以防食物呛入气管;进食完毕应确认孩子口中的食物已吞下肚里,成人才能离开。3.教师、家长要有安全意识,不要随便将硬币、糖果、瓜子及其他小物品放在小孩能够拿到的地方。
煤气中毒急救法
●煤气中毒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中毒、液化石油气、管道煤气、天然气中毒等。煤气中毒时病人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痉挛、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如救治不及时,可很快因呼吸受抑制而死亡。谨防煤气中毒,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检查好自己家中的煤气管道及相关状况,避免煤气中毒现象的发生,具体而言,就是要:1.冬天取暖时要注意检查煤气管道是否畅通,室内通风是否良好。2.进入房间后如果感觉到有煤气味,应迅速打开门窗,并检查有无煤气漏泄或有煤炉在室内,切勿点火。如果有人煤气中毒时,学会急救也是大家必须掌握的安全常识。如果在家里发生煤气中毒,应该迅速采取下列措施:1.应尽快让病人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3.有自主呼吸的,充分给予氧气吸入。4.神志不清的中毒病人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病人呼吸、脉博、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5.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6.呼叫急救服务,请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7.病情稳定后,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动物伤害紧急自助措施
*蚊虫叮伤
宝贝十分好动,又喜欢在户外玩耍,加之新陈代谢旺盛,所以稍一活动身上便会出汗,特别是天热时。汗液中的三甲胺会不断地从汗中散发出来,而蚊虫对这种气味特别敏感。所以,宝贝很容易被蚊虫叮咬。当宝贝被蚊虫叮咬后,可以马上进行以下处理――
1.先剪短指甲,并告诉宝贝不要用手去搔,避免抓破皮肤。
2.在局部皮肤涂抹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清凉油、风油精等。
3.继发感染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局部及全身的抗炎治疗。
4.如果引起过敏性皮炎,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5.如果皮肤因继发感染出现化脓,医院进行处理。
预防蚊虫叮咬4妙招
宝贝的皮肤很细嫩,蚊虫叮咬后会比大人反应大,局部的皮肤马上红肿起来,而且十分瘙痒。宝贝常常很难忍受这种痒感,于是不停地又搔又抓,往往把皮肤抓破。如果皮肤被抓破继发感染,红肿会更厉害,甚至化脓。尤其过敏性体质的宝贝被蚊虫叮咬后,不仅引发局部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全身也会出现风团样皮疹,严重时眼睑、口唇及阴囊都会出现明显水肿。因此,生活中一定要让宝贝注意预防蚊虫叮咬――
1.经常给宝贝洗澡,及时去除身上的汗味,以免招惹蚊虫,特别是天热时。
2.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尽量少让宝贝去草丛、潮湿的地方去玩耍。
3.外出时不要让宝贝的身体暴露太多,露出的皮肤最好涂抹儿童专用防蚊露。
4.睡觉时在小床上挂蚊帐,也可在室内使用电蚊香驱蚊。
*猫狗咬伤
现在养猫养狗的人越来越多,经常有人被猫或狗咬伤或抓伤。由于动物口腔里有细菌,咬伤的部位容易发生红肿和感染,并还会引起全身的严重反应。如果猫或狗的口腔唾液里带有狂犬病毒,较深伤口会受到狂犬病毒感染,短则10天,长则数年而发生狂犬病。因此,当宝贝被猫或狗咬伤时,应该立刻做出以下处理――
1.如果咬伤的伤口只是皮肤表面,没有出血,问题还不太大,马上用清水、肥皂或双氧水清洗一下伤口,然后采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2-3天,以防伤口发生感染。
2.由于伤口污染较重,通常要用清水、肥皂或双氧水消毒,但不可采用碘酒或酒精。因为,碘酒或酒精刺激组织细胞,不利于伤口消毒。
3.如果咬伤或抓伤部位出血,应该在伤口处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手帕按压止血,尽量使含有病毒的血液流出,医院进行检查和处理。
4.为了避免破伤风或狂犬病,一定要在24医院注射破伤风预防针和狂犬疫苗。
安全漫画
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当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应急?当自然灾害降临时,应当怎么办?当受到动植物的伤害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小灾小难不断发生,是否会进行自救?身处绝境时,懂得如何呼救吗?
不理陌生人
用电安全
大小朋友请记牢:
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技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
幼儿园、家庭、社会,教师、幼儿形成一个统一教学整体,让幼儿安全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进一步提高安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各级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字编辑:王芳
图文:网络
审核:李振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2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