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臭氧医学研究》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为阻止病情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目前公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丙型肝炎)有效的标准方案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有部分患者经过标准方案治疗后,仍无法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而成为难治者。并且另有一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或有相应禁忌症,临床治疗更加困难。
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臭氧治疗的观察组较用标准方案的对比组的血清HCVRNA水平、血清ALTAST下降更明显。这是因为臭氧是具有氧化活性的气体,它具有抗病毒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从而增强了用臭氧治疗组的杀灭病毒及抑制病毒复制的功能;同时因臭氧具有保肝护肝作用,促进了肝功能恢复。
其作用机制是:
一方面,臭氧借助其固有的强氧化性能,能够直接氧化病毒外部被膜的脂蛋白和糖蛋白,破坏病毒膜粒的完整性,起到直接杀灭病毒的作用;臭氧可以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各种内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因子和转化生子因子等),达到免疫激活、抑制细胞和病毒复制的作用,最终杀灭病毒感染细胞;并且诱导人体产生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同时通过CD4、CD8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机能来攻击病毒;诱导产生的白细胞介素-8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向肝细胞损伤、炎症部位趋化,干扰素诱导干扰素抗病毒蛋白的表达和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两者的免疫诱导作用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细胞在病毒感染或其他诱因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干扰素及其他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这一系列免疫作用是非特异性的,对众多病毒感染性疾病均能起到杀灭病毒和抑制病毒复制作用,因此在HCV感染发疾病中同样能发挥其抗病毒功能。
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臭氧激活红细胞的戊糖磷酸途径,最终激活全部红细胞代谢,改善肝脏供氧;同时激活肝脏的自由基清除系统,提高肝脏的抗氧化能力。这一系列的途径减少了肝细胞的损伤,促进了肝细胞的再生,使肝脏功能得到较快恢复;臭氧疗法增强了抗病毒功效,患者血清病毒负荷减少,可减轻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有利于肝功能恢复。
有研究显示,20~40ug/ml臭氧浓度是激活免疫的有效浓度范围。控制有效的臭氧剂量,并不会对细胞及脆弱的生存环境造成损害,而且能在此基础上发挥臭氧独特的抗病毒作用。所以既发挥了其较好临床效能,而未对机体造成损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而显示其有较好的安全性。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转归与抗病毒治疗效果密切相关,而影响患者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宿主因素、病毒因素和治疗因素。在宿主因素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强弱是重要因素;在治疗因素中,治疗方案则是主要因素。臭氧自血回输疗法的免疫调节作用增强了宿主免疫功能,直接杀灭病毒的作用加强了治疗功效;其联合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治疗,可同时增进影响疗效的两重因素,使临床疗效得到提升。本研究表明,臭氧自血回输疗法具有抗HCV作用;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可以使患者血清HCVRNA水平明显下降,并能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因效果显著,安全有效,起效快,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赞赏
长按白殿疯看什么科白殿疯长什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15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