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进万家】为您科普病毒性肝炎知识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和戊5种类型,据统计,全球只有5%的慢性肝炎患者知道自己受到感染,不到1%获得治疗。截至年,中国慢性乙肝受治人数为万人,预计到年将达到万人。
也就是说,几乎每2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性肝炎。如果再不爱护自己的肝,或许你就是这1/20了!
疾病都是预防为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肝炎知识,大家一定要认真看!
5种肝炎如何区分和预防?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嗜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类传染病,主要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大部分人在感染肝炎后有发烧、头痛、关节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疲倦和黄疸等肝炎症状。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甲肝和戊肝:病从口入
甲肝和戊肝的症状很相似。感染上甲肝或戊肝的患者大部分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倦等肝炎症状,甲肝和戊肝的传播途径都是粪-口途径,因此最好的预防的方法就是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少吃生食,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
乙肝:通过血液、性、母婴、密切接触传播
感染乙肝后常见的症状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乙肝病毒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日常卫生,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做好乙肝的定期检查。
丙肝:血液传播是主犯
很多病人是在常规检查中意外发现丙肝的,因为丙肝的初始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略,但疾病却在悄悄地进展,因此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要预防丙肝,先要把好“血关”,提高血液检测质量,杜绝吸毒。
丁肝:只能在乙肝患者中传播
丁肝只能在乙肝患者中感染,丁肝可使乙肝患者肝病加重,短期内迅速发展成为肝硬化。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注射、输血及密切的生活接触,有家庭聚集发生倾向,也就是说,家人中某人患有丁肝,其他人感染的概率就很高。不过,它在我国的总体发病率很低,较为少见。
乙肝患者年轻化多吃少动是诱发因素
肝病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低龄化、年轻化的趋势,人群日益集中在“三围”人群中,这些人回家围着电视、在办公室围着电脑、出门围着汽车,且多吃少动、生活方式单一,很容易招惹乙肝等肝病上身。
这些人常做这4件事:
1不吃早餐
不吃早餐会直接导致营养、能量摄入不足。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紊乱,从而诱发或加重乙肝等肝病。
2错过正常饭点
不少中青年人为集中精力先处理完手头事情常错过正常饭点,这也会埋下肝病隐患。
3特别看重晚餐
这些人早餐、中餐随便对付,特别看重回家吃晚餐,有时加班太晚还会增加一顿夜宵。而长期在晚上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又缺乏相匹配的运动,就会导致营养过剩,天长日久易形成肝病。
4吃零食
这些人没有一段完整吃饭时间而在办公室或家里狂啃零食。以女性居多,虽然肚子饱了,但大量高热量、低营养食物入肚,也会导致热量聚积、营养缺乏,从而引起肝病,而且这种方式更易使肝病发病趋于低龄化。
正是这些原因致使近几年来,中青年人得上乙肝等肝病的例子增多。肝病专家认为,通常所说的肝病主要指因肥胖、糖尿病和酒精等因素所致的慢性肝病。这类肝病无明显表现,只能通过日常体检来发现。腹部不适、右上腹隐痛、乏力等,肝脏轻微肿大,这些都是典型的乙肝症状。
7类人是乙肝感染高危人群
当然患上乙肝除了是自身生活方式不健康而诱发外,最重要还是因为血液、母婴和性传播等途径而感染。
乙肝感染者高危人群
1、接受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等器具进行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的人群
2、有过不洁性生活者
3、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纹身、纹眉、穿耳洞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群
4、医务人员
5、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
6、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7、男同性恋者
也就是说,必须要有体液的接触才能够传播乙肝。日常生活比如握手、拥抱、共餐等不会传播乙肝,因此大家无需“谈乙肝色变”,关键是要洁身自好和做好预防措施。
乙肝的危害:肝硬化→肝癌
乙肝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潜伏期6周~6月,一般为3个月左右。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成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如何检查自己有没有乙肝?
对于担心自己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朋友,可以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检查乙肝病毒抗体。
其实,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乙肝还不能彻底治愈,但乙肝患者完全不必担心,只要每年坚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规范检查随访,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不能饮酒,乙肝完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肝炎患者怎么吃才正确?
患者出现肝炎后应配合治疗,合理用药,并注意自己的饮食方法才是对病情最有效的控制。那么,肝炎患者如何进行饮食呢?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温馨提醒您:
小心肝!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远离烟酒,才能健康一生!
摘选自:医院
新朋友长按识别
白癜风早期发病原因小孩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