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慢性肝炎——矢数道明医案
48岁妇女,5年前发病。由于有胸不适,右肩酸痛,右颈部肿,右手麻木,微热持续不退,医院诊察,诊为急性结核性淋巴结炎,进行了链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钠治疗。但又引起剧烈的胃障碍,出现严重黄疸,甚为惊恐,医院诊为急性肝炎,个月后出院。
此后5年来,右肩疼痛,右手麻木,浮肿一向不治,过劳淋巴结立即肿大。又胸中苦于胀满,裤带一勒紧即感恶心。体格营养状态一般,面色尚可,脉弱,血压正常。心下紧张如板状,有剧烈压痛,右季肋下痛尤为明显。肩酸痛严重时有短气。
以上所见正与“心下急,郁郁微烦,胸胁苦满,心下痞硬,呕吐,腹满痛”之大柴胡汤条文几乎一致。由于右肩痛痛与右手麻木,右季肋紧张,压痛相互关连,故胸胁苦满有时轻快,有时不轻快,尽管脉较弱仍与大柴胡汤加葛根5克。
服用本方10日,5年来之肩瘦痛,右手麻木,胸闷不舒,几乎痊愈,1个月后,乘汽车、电车晕车亦消失。心下痞硬和苦满等症好转,服用3个月,宿疾一扫而光,停药。(作者治验《汉方临床》11卷10号)《汉方临床应用解说》《汉方治验选读》《经方一剂起沉疴》
论:右肩疼痛,右手麻木,这是太阳外感病,过劳则淋巴结肿大,此时少阳病,经气不降。心下紧张如板状,此是心下痞硬。大柴胡,合解三阳。
73乙肝转阴——胡希恕医案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茵陈蒿汤加减治疗乙肝转阴案
索某,男,5岁,门诊病历号。自年4月诊断为肝炎,谷丙转氨酶(GPT)一直波动在~U/L,曾经住院服西药治疗一年无效。本月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GPT)/L以上,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10U/L,血清麝香草酚絮状试验(TFT)1个加号,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症见:乏力,肝区疼痛,小便黄,经常咽痛,复查谷丙转氨酶(GPT)明显升高,苔薄白,脉弦数。胡希恕先生指出:此证虽病久且见乏力,乍看为虚,但细查脉证,实为肝郁偏实热之证,故拟以疏肝祛瘀、清热利湿之法。
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茵陈蒿汤加减:柴胡0克,半夏1克,白芍10克,黄芩10克,枳壳10克,大枣4枚,大黄4克,生姜1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茯苓1克,炙甘草6克,茵陈18克。上药服三个月,咽痛未作,肝区疼痛偶现。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GPT)U/L,血清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阴性,血清麝香草酚絮状试验(TFT)阴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大便转溏,乏力、腹胀明显,说明证已变,即实邪已除,只剩本虚,故方亦变,与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茵陈、丹参。
服一个月,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编者按:此案出于《胡希恕老中医治疗肝炎经验》一文。《胡希恕医案医论集悴》
74肝硬化腹水——胡希恕医案
大柴胡汤合己椒苈黄丸治肝炎肝硬化腹水案
王某,男,5岁,门诊病历号。(大柴胡合己椒苈黄丸)上药服三剂,胸胁苦满、胃脘痛皆减。继服三剂,胃脘痛已。上方再加橘皮0克,加生龙骨、生牡蛎各15克,服三剂,诸症皆消。
编者按:此案出于《胡希恕老中医应用大柴胡汤治疗慢性病的经验》一文。复诊加用橘皮是合用橘枳姜汤之意。《胡希恕医案医论集悴》
75早期肝硬化——孙溥泉医案
少阳病而邪渐入阳明之腑(早期肝硬化)
姜某,女,35岁左右,早期肝硬化。肝功化验:碘试验(+++)、麝浊18,硫酸锌浊度0,转氨酶60单位。两胁痛,腹胀,气短,心烦,恶心,大便干、-3天一次,小便黄,纳差、口苦,胸闷,低热,嗳气,面、颈、胸部有蜘蛛痣,手掌发红,肝脾皆大。医院住院治疗半年,服中药茵陈、板蓝根、五味子之类,诸症不减,肝功化验各项指标亦不降低。年1月出院,经朱某介绍来此医治。舌淡、舌体胖、尖红、有瘀点,乃少阳病而邪渐入阳明之腑兼肝胆瘀血之证。应用大柴胡汤加桃仁、红花治之。柴胡4克,黄芩15克,白芍30克,半夏9克,干姜9克,枳实6克,大枣10枚,大黄9克,桃仁9克,红花9克,水煎服。服10剂后,诸症显著减轻,精神好转,大便通畅略稀,饭量增加,只是有些气短,上方加黄芪15克,将枳实改成枳壳,大黄减为6克。又服10剂,诸症消失而愈。肝功化验,各项指标接近正常。麝浊6单位,硫酸锌浊度1,碘试验(+),转氨酶单位(正常为单位以下)。患者原来整天躺在病床上,现可参加一般农业劳动,追访一年未见复发。《经方研习》
76脂肪肝——王付医案
曾某某,女,55岁。自诉:患有慢性胆囊炎、脂肪肝病史,近因胁痛,腹胀加重前来诊治。刻诊:脘腹及胁部胀满,胆区疼痛,因情绪异常加重,不欲饮食,大便不调,喜食热食,口苦,口干欲饮水,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沉。中医辨证:脾虚胆热证。治疗原则:温脾益气,清利胆热。治疗方剂:大柴胡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加味。
生半夏4g,柴胡4g,黄芩1g,生姜15g,白芍1g,枳实10g,大黄3g,大枣1枚,茯苓4g,桂枝10g,白术1g,山楂15g,炙甘草10g。6剂,每日1剂,水煎次,合并分3次服。
二诊:口苦减轻,饮食好转,又以前方6剂继服。
三诊:脘腹部胀满大减,大便通畅,又以前方6剂继服。之后复以前方治疗40余剂,诸症悉除,随访1年,未再复发。《王付经方医案》
论:苔黄者,胃气不降,厚腻者,上焦不通。
购书学习,进群,请加好友(微商—勿扰)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读黄元御,学古中医
自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自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2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