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 http://m.39.net/pf/a_4786503.html
HBV基因组共含有4个转录单元,分别为P、X、C、S,共编码至少8种不同功能的蛋白。HBV具有复制水平高和突变率高的特性,高突变源于高复制:HBV基因组复制时需先转录为RNA中间体,但逆转录酶缺乏校正功能,一个复制周期中每个核苷酸出现一个错配,长期的自发突变形成了A-H8种HBV基因型。
目前,CFDA批准用于检测基因突变或分型的商品化试剂,技术包括PCR-反向点杂交、Sanger测序、PCR荧光法和DNA芯片技术等,不同方法学各有优缺点,应用最广泛且获批数多的是基于PCR技术的反向点杂交法,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HPV基因分型、地中海贫血、乙肝丙肝等病毒的基因分型或耐药检测。
▼基因分型和耐药突变检测方法比较
▼HBV基因型的流行病学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性≥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性≥4%,将HBV分为9种基因亚型(A~I),其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域差异。目前我国HBV以B型和C型最为常见(分别为41%和53%),B型主要分布在南方,而C型则多见于北方、中原和华东地区兼有少量A型和D型。在香港、广州等南部地区也有少部分D型分布,华北、新疆地区有A型存在。
▼HBV基因分型检测临床意义
对亚洲肝病患者研究显示,许多严重肝病的发生与基因C型感染的关系比与基因B型更密切,HBV基因分型可用于预测肝病进展、治疗预后。学者Kato和Kobayashi等团队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基因B型感染表现出温和的肝纤维化,基因C型比基因B型更易引起浸润性的严重肝脏疾病,并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而且C型的BCP区突变率比B型高,说明感染C型HBV的携带者预后比B型的携带者差。
HBV基因分型可用于评价药物疗效、选择治疗方案。Kao等人对位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HBV基因型分析,发现α-干扰素对基因型A的治疗效果比基因型D/E好,B型和C型相比,C型干扰素治疗效果差,C型的患者血清中ALT值高、DNA载量高,比B型更易发生核心启动子序列突变。类似的研究显示,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乙肝患者,C型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于B型,C型拉米夫定耐药发生率高于B型。APASL指南指出在使用Peg-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患者中,基因型A应答效果最好,B型和C型次之,D型效果最差。说明HBV基因型是影响乙型肝炎临床转归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产品: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
*注册证号:国械(准)字第
*包装规格:10人份/盒(大包装或预包装)
*技术原理:标记了生物素的扩增产物与固定于低密度基因芯片的特异线性探针杂交,经显色反应显示检测结果
*检测范围:对B、C1、C2、C3、D五种HBV基因亚型及其混合型分型,其它亚型可检出但不分型
*准确度:与进口及同类对照试剂符合率%
▼HBV前C区和BCP区基因突变分子机制
前C区和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的变异可产生HBeAg阴性变异株。前C区最常见的变异为GA点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TAG),使翻译HBeAg蛋白的过程提前终止,不表达HBeAg,血清HBeAg检测阴性,但不影响HBcAg的合成和病毒复制。C基因核心启动子(BCP)可调控基因组mRNA和前C基因组mRNA转录,是较易出现基因突变的部位,最常见的变异是AT、GA联合点突变,选择性地抑制前C基因组mRNA的转录,降低HBeAg合成。两种变异是导致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原因。
▼HBV前C区和BCP区基因突变检测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转换为抗HBe时,通常伴随疾病的緩解,但部分患者尽管血清HBeAg阴性抗HBe阳性,HBVDNA仍呈阳性,肝病仍持续活动,这种类型的肝炎普遍存在于慢乙肝患者中。国内团队研究报道,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BV前C区、及BCP区、四位点突变,在75例阳性患者中检出前C区终止变异33例(44%,HBeAg阴性组显著高于阳性组),在37例HBeAg阴性组患者中检出29例BCP区/联合突变(78%)。
BCP区的/双突变,同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据统计,在最终发展成肝癌的乙肝病人中BCP区双突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对一些发生BCP区双突变的乙肝病人或携带者的追踪研究也发现有肝癌发生升高的趋势。另有研究显示,前C区A变异的慢乙肝患者半年内复发率(71%)明显高于野生株对照组,提示前C区变异可能是干扰素治疗后肝炎复发的重要原因。
HBV前C区/BCP区突变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对HBeAg阴性感染的HBV患者体内HBV复制状态的正确认识,HBeAg阴性并不意味着病情的好转,也不代表HBV在体内复制的中止。BCP区的nt/ntl双突变检测可以作为预测乙肝临床转归尤其是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危险预测因子,对这部分人群要进行分类和分层健康管理,如加强随访、缩短预防体检间隔等。
*产品: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BCP区突变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
*注册证号:国械(准)字第号
*国内独家HBV前C区和BCP区突变联检产品
*包装规格:10人份/盒(大包装或预包装)
*检测范围:对HBV前C区ntA、ntA点突变,C基因启动子(BCP)区ntT/A联合突变
▼HBV多聚酶基因(P区)耐药突变检测临床意义
HBV聚合酶基因的逆转录酶区在长期药物治疗后极易发生突变,产生耐药性,如临床常见的拉米夫定耐药。拉米夫定通过与HBV基因组中的YMDD基序特异性结合,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为负链DNA,终止DNA链延伸从而有效地抑制HBVDNA复制,但拉米夫定对HBVcccDNA无直接作用,短期治疗不能清除体内HBVcccDNA,需要长期的治疗耗竭cccDNA库来达到清除HBV。
长期单一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后,病毒在药物和人体免疫选择压力下产生耐药性,用药1年有16-32%患者发生耐药变异,2年时为47-56%,3年时达69-75%,变异后的HBV对拉米夫定的敏感性下降,导致治疗失败,甚至病情恶化,如果继续用药,不仅增加病人不必要的经济负担、造成社会资源浪费,还可能存在严重的流行病学危害。
同时,拉米夫定耐药位点出现,可加速其它高基因屏障NAs药物交叉耐药的发生。因此,临床上定时监测抗病毒治疗过程中HBV基因组耐药性变化,有助于选择正确的临床管理和治疗方案。
*产品:乙型肝炎病毒YYDD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
*注册证号:国械(准)字第号
*包装规格:10人份/盒(大包装或预包装)
*检测范围:检测逆转录酶B区rtLM突变,C区YMDD基因rtMI/V突变
*准确度:与进口及同类对照试剂符合率%
*产品: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PCR-测序法)
*注册证号:国械(准)字第号
*包装规格:20人份/盒
*技术原理:采用Sanger测序法对YMDD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检测范围:分析YMDD基因rtMI/V突变情况,测序片段其它突变位点同样可检出,并可对HBV基因型进行鉴别
*阴、阳性总符合率99.71%
守护您的健康
全面满足需求
经典值得信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2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