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平安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408165.html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亚裔人群约60%会有新生儿黄疸,一般在出生3天左右出现,5天日龄时达高峰,2-3周消退。
二.为什么会出现新生儿黄疸?
原因有四:1.胆红素生成过多:出生后宝宝开始呼吸空气,原先的胎儿红细胞开始破坏,需要逐渐升级为成人红细胞。红细胞破坏产生的胆红素是其主要来源。
2.胆红素运输量少:血里产生的胆红素要跟白蛋白连结才能运输到肝脏,但早产儿、血清白蛋白低等情况下胆红素运输量就会不足。
3.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肝脏是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等一系列减毒、排泌的主要场所,其中需要消耗能量、葡萄糖和一些特殊蛋白质、酶的共同作用。
4.新生儿肠肝循环:由于宝宝胎粪排出延迟、肠道菌群少等原因,造成胆红素经肠道排泄减少,反而经肠壁血管-肝循环被重吸收入血。以上特点导致新生儿期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和吸收增加,而早产儿、饥饿、缺氧、脱水、酸中毒、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黄疸或使原有黄疸加重。
三.1、有黄疸要不要紧?
到底有没有问题,跟黄疸出现的时间、病因等有直接的关系。对于大多数新生儿,轻症的黄疸没什么危害;中重度黄疸需要监测其变化,查找原因并处理。这里所说的黄疸,术语叫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四.为什么要重视新生儿黄疸?
除了原发病因对宝宝的不良影响外,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橙黄”)超过20mg/dl就可能会对小儿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表现为嗜睡、纳差、手足徐动、抽搐、角弓反张等,称为胆红素脑病,可留下听力、视力障碍或动作发育异常等后遗症。如经头颅磁共振检查或病理检查证实,有基底节神经元损伤的也称为核黄疸。但是,胆红素脑损伤很少见,而且是可以预防、可以避免的。
五.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排他性诊断。也就是说,要排除了其他疾病,孩子一般状况良好,多数不需要治疗,才能诊断为母乳性黄疸。
六.哪些属于病理性黄疸?
母子血型不合:ABO溶血(一般是母亲O型,发生率约20%)或Rh溶血病(常见于母亲Rh阴性者,发生率约5%),重症者黄疸发展迅速、肝脾肿大,伴有贫血。
某些先天性疾病:G6PD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21三体等染色体病。
围生期感染:比较严重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发生红细胞溶解、肝细胞损伤、酸中毒等引起胆红素升高;同时,胆红素又有杀毒作用,对机体又有一定保护作用。
新生儿肝炎:包括TORCH感染、胆道闭锁、代谢缺陷等引起结合胆红素升高,这类黄疸宝宝肤色呈“青黄色”(参考怪物史莱克),可出现大便颜色转淡,如白陶土样大便,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肝脏肿大等表现。
七.我不知道到底算不算黄?
如果不知道有没有黄疸,最简单和安全医院监测。
八.怎样预防新生儿黄疸?
吃得饱、拉得多、隔窗后背晒太阳。新生儿出生后尽早的给予母乳喂养,按需哺乳是预防新生儿黄疸的重要措施。必要时行蓝光治疗。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上方蓝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2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