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张依宁
校译孙明军
中国医院消化内科
背景与目的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肝脏肿瘤。通过对HBV感染相关及非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进行分析以揭示病毒和肝细胞基因组改变的相互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方法
从法国两所外科中心收集HBV(n=86)及非HBV(n=90)相关HCC冰冻标本。以HBs和HBx基因测序及HBVDNA和cccDNA定量检测作为病毒特征的衡量指标。在37种与肝细胞癌相关的基因中选出9种基因来筛查体细胞突变和表达。
结果
HBx经常出现错义、框移和删除,意味着HBx失活与HCC的发生存在关联。肿瘤组织中的病毒拷贝数常低于非肿瘤组织(P=0.),并且在非肿瘤肝组织中HBV低拷贝也常伴有附加危险因素如丙肝、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P=0.)。P53是HBV-相关HCC中最常出现变化的通路(47%,P=0.)。此外,TP53突变仅在HBV-相关HCC中与生存率降低相关,而其中RS突变则仅出现于非移民中。与其他病因所致肝细胞癌相比,HBV相关肝细胞癌中常有一些与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上调,并且分化较差,呈现前体表型。最终,HBV-相关HCC中,转录水平的变化与一些基因(HBx、TP53、IRF2、AXIN1和CTNNB1)的突变相关。
结论
整合分析HBV相关肝细胞癌与非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基因特征,强调了病因学相关的分子多样性可影响HCC患者的临床诊治。
研究的意义
目前研究进展:
?HCC是排名第五的最常见肿瘤,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范围HCC最常见的潜在病因。
?HCC是一组拥有不同分子亚型的异质肿瘤。
?在亚热带国家中,HBV感染与黄曲霉毒素B1暴露协同作用,通过RS、TP53突变诱发肝细胞癌。
研究新发现:
?通过分析法国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发现了HBV感染的分子特征。在肝细胞癌中出现HBx基因失活突变提示肝癌形成中存在的特定的选择压力。
?在肝细胞HBVDNA拷贝数低的患者中,发现其他的危险因素(HCV感染、酒精摄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提示HBV诱导的致癌作用存在协同效应。
·TP53突变患者根据病毒的状态不同预后有所不同;HBV感染的患者术后预后较差。
?HBV相关肿瘤比非HBV相关肿瘤表现出更多的前体表型,与细胞周期调节及编码癌胚或前体蛋白的基因表达上调相关。
研究临床意义:
?基因及转录水平的变化引起HBV相关与非HBV相关HCC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因此,在HBV相关与非HBV相关HCC患者中,预后指标及治疗靶点都应有所区别是理所当然的。
?肿瘤分子水平的多样性决定了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需要对肝细胞癌进行分子水平的分类。
摘自:AmaddeoG,etal.Gut;64:-.doi:10./gutjnl--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9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