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死亡率居高不下。我们常听说“乙肝三部曲”,即乙肝逐步演化为肝硬化,最后可能恶化为肝癌。因此很多患者认为既然结果无法改变,治疗也就失去了意义,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医院消化肝病科向慧玲主任医师做客医联媒体直播间,搭档全国健康节目金牌主持人林欣,围绕乙肝的防与治与网友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慢性乙肝都会变成肝癌吗?这几点要清楚
这么多年来,我国作为乙肝大国,一直深受乙肝问题的困扰。乙型肝炎它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感染肝脏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且可以引发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性疾病。
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急性乙型肝炎(体内的HBV被清除,产生保护性抗体后期不会在感染)和慢性乙型肝炎(HBV仍然保留着)。向慧玲主任医师强调了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的界限,“如果感染后6个月没有自动清除,就会变成慢性乙肝”。
相比非洲,北美,东南亚较落后的地方而言,随着乙肝疫苗的接种,中国已经不是乙肝高流行区域,但乙肝的危害仍不可忽视,像我国80%的肝癌都是由HBV感染所致,从肝炎到肝硬化再到肝癌,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每年约有2%~10%进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率为3%~6%;但也有不少病人是直接跳过肝硬化这一步的。但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要从最基础的慢性乙肝开始预防。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压力很大,认为自己一定会得肝硬化或者肝癌,向慧玲主任医师常常叮嘱患者,“如果你好好地跟着我们地治疗步骤,定期进行随访,是很有可能终止在第一个阶段的”。治肝防癌,不再谈乙肝色变
根据年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提到,慢性乙肝患者符合这两种情况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
一、血清HBV-DNA阳性,ALT持续异常(ULN)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需抗病毒治疗;
二、对于血清HBV-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
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或HCC家族史
2.年龄30岁(包括IHC、免疫耐受期)
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
一旦确认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如何选择抗病毒药物也是很重要的,对于初治患者来说,强调选择强效低耐NAs类(为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推荐恩替卡韦、TDF、TAF、TMF;
或Peg-lFN(长效干扰素);对于经治患者来说,对NA(核苷(酸)类似物)经治患者符合条件的优势人群联合PEG-IFN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临床治愈。但不管是使用长效干扰素还是核苷类药物,只有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才能降低肝癌的发生。
面向乙肝患者的公益项目:珠峰项目+肝遇之路保障项目
在直播的尾声,向慧玲主任医师也向我们分享了2个针对乙肝患者的公益项目,旨在让更多的慢性乙肝患者摆脱疾病长期困扰,减轻疾病治疗负担。
1.“珠峰项目”全称是“中国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目的是希望符合条件的部分患者通过换用或联合应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达到临床治愈。
2.肝遇之路保障项目则是针对慢乙肝患者的免费保障项目。
最后,向慧玲主任医师总结,“乙肝的患者要想病情能够得到阻断,抗病毒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实现临床治愈,摘掉乙肝的帽子,不光是病人的想法,也是我们很多医生一生努力的方向,希望每一位网友尤其是乙肝的患者,都能够通过我们正规的治愈获得临床治愈。”
本文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