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一:不久前,院内一位护士带她的亲戚来找我看病,原来这亲戚近期有乏力纳差尿黄,我给他查肝功能如我所想象的升高了,但意想不到的是查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看他不象是吸毒或长期输血的人,是否有输白蛋白或者丙种球蛋白,他想了想说,前段时间做生意赚钱后,想补一下身体,所以就输了几瓶丙种球蛋白,你看,这不中标了。
镜头二:还有一位朋友的母亲已经近七十岁了,这次体检时发现丙肝抗体阳性,追问原因也有输丙种球蛋白,因为经济好了,平时又吃得不多,就想输点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想不到却因血制品含有病毒而引起感染。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有一千万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呢?我读书时期这个病还不是很多,上面这两个例子就很典型,很多人为了补身体,找这些容易的方法却中招了。原因很简单,我国一些血制品制作工艺不一定成熟,如果采血或分离加工有一个环节不合格,混入一点病毒就可以导致整批血制受污染。输注这些血制品就可能中招了,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危险的方法呢?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出HCV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丙型肝炎病毒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抗-HCV阳性母亲将丙型肝炎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娩时HCV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4.其他途径
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型肝炎病毒。
(可赠送)
中国约有一千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75%~85%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无法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毒,因而会演变成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慢性丙肝给患者、家庭和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久前举办的中国丙肝治疗研究进展媒体沟通会上,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介绍了丙肝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魏来教授介绍说近5年来,丙肝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抗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DAA)小分子药物出现空前迅速发展的局面,其密集的程度是历史上其他疾病领域从未有过的,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事实上,早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时代,业界就已经认识到,HCV可被清除,丙型肝炎可被治愈。但限于该联合治疗的疗效、毒副作用和使用限制等,很多患者无法实现治愈。(上面第二个患者用了“派**”和“利***”后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下降而停药。)
(可赠送)
虽然全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丙肝治疗的主流方案,但在中国,由于目前仍然没有小分子药物上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然是当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但该治疗毒副作用大、疗程长,需注射给药,使用不方便,且治愈率仅为44%至70%,治疗基因1b型的复发率为10%;另外,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如严重肾病,严重肝硬化患者,都不适合使用或无耐受干扰素。
鉴于口服抗丙肝病毒治疗方案可缩短疗程,大大提高治愈率,而且副作用大大低于干扰素,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初步设立目标,计划在年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药物治疗消除丙肝。
在这里重点提一下上面第一位患者,他了解丙肝治疗的信息,坚持要等到有口服药物来治疗。不久前他终于找到了所盼望的药物。
治疗方案。
目前有索菲布韦(吉一代),索菲布韦联合雷迪帕韦(吉二代),索菲布韦达卡他韦三种方案可以选择。用药前先做基因分型,基因1,4,5,6型可以选择吉二代或者索非布韦达卡他韦;基因2型可以单用索非布韦利巴韦林(经济一点)或者索非布韦达卡他韦(效果更好);基因3型只能选择索非布韦达卡他韦。
其中索菲布伟达卡他韦对所有基因型都有效。
治疗不到二个月,去检查丙肝病毒DNA时发现已经没有病毒复制了。他们一家人都高兴不得了,第一时间就把好消息告诉我。从他爱人的口气中可以感觉到,一直压在他们心头的石头终于推掉了。
作为他的主治医生我也有一种成就感。
所以虽然丙肝有好的治疗方法,我在这里还是奉劝大家,不要随便输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
(下期预告:脂肪肝——挥不去的阴影)
作者所有著作
医昭
你的掌声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