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年7月28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公众积极主动接种肝炎疫苗,主动进行体检了解肝脏健康状况,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那么,关于病毒性肝炎你知道多少呢?接下来,小编就帮你梳理一下有关病毒性肝炎的“硬核”知识。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是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损伤为主的炎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范围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儿童及成年人均可患病。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我国乙型和丙型肝炎最常见,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病毒性肝炎如何传播?
甲肝和戊肝经消化道传播,乙肝和丙肝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乙肝和丙肝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例如,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如注射毒品等)、侵入性医疗或美容器具(如文身、穿耳孔等),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携带病毒的孕产妇可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似,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
所以,肝炎是不存在空气传播的情况哟!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工作的!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一般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急性期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慢性感染者可症状轻微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
肝癌病变三部曲
如何预防病毒性肝炎?
01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
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3针,其中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02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在妊娠或分娩的过程中,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感染时年龄越小,转化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风险越高,因此开展乙肝母婴阻断的意义重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应确保住院分娩,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高乙肝病毒载量孕妇,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03如何预防甲肝和戊肝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饮生水,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疫苗已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生活人员等重点人群也应接种甲肝疫苗。我国已有戊肝疫苗,可自费自愿接种。04切断传播途径可预防丙肝目前尚无丙肝疫苗,但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丙肝是可以预防的。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可大幅减少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以下行为也可有效预防丙肝: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品;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如有生育意愿,最好在丙肝治愈后怀孕。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应确保住院分娩,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来自全国的网友
内容来源: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国乙肝防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