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 http://m.39.net/disease/a_5970563.html推荐意见
1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者暂时不需抗病毒治疗。每3—6个月进行生化、病毒学、AFP和影像学检查。对年龄40岁,特别是男性或有肝细胞癌(HCC)家族史者,即使ALT正常或轻度升高,也强烈建议做肝组织学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一般不需抗病毒治疗,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生化、HBVDNA、AFP及肝脏超声显像检查。
2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拉米夫定:mg,每日1次口服。在达到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至少1年(经过至少2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2年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
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替比夫定: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3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此类患者复发率高,疗程宜长。最好选用IFN类或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剂量用法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但疗程应更长:在达到HBVDNA低于检测下限、ALT正常后,至少在巩固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且总疗程至少已达到2年半者,可考虑停药。由于停药后复发率较高,可以延长疗程。
4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治疗指征为:不论ALT是否升高,HBeAg阳性者为HBV-DNA≥拷贝/ml。HBeAg阴性者为HBV-DNA≥拷贝/ml;对于HBV-DNA可检测到但未达到上述水平者,如有疾病活动或进展的证据、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在知情同意情况下,亦可开始抗病毒治疗。
治疗目标是延缓或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的发生。因需要较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其停药标准尚不明确。
因IFN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
5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对于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只要能检出HBV-DNA,不论ALT或AST是否升高,建议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及时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以改善肝功能并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因需要长期治疗,最好选用耐药发生率低的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不能随意停药,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药物。
IFN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对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属禁忌证。
6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的预防和治疗
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对于肝脏炎症病变轻微、难以取得持续应答的患者(如ALT正常、HBeAg阳性的免疫耐受期),特别是当这些患者30岁时,不宜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是不宜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
谨慎选择核苷(酸)类药物:如条件允许,开始治疗时宜选用抗病毒作用强和耐药发生率低的药物。
关于联合治疗:对合并HIV感染、肝硬化及高病毒载量者,宜选用强效低耐药的药物,或尽早采用无交叉耐药位点的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治疗。
治疗中密切监测,一旦发现耐药尽早给予救援治疗:定期检测HBV-DNA,以及时发现原发性无应答或病毒学突破。
对于接受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一旦检出基因型耐药或HBV-DNA开始升高时就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抑制病毒更快、耐药发生较少、临床结局较好。对于替比夫定、恩替卡韦发生耐药者,亦可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对于阿德福韦酯耐药者,可加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对于未应用过其他核苷(酸)类药物者,亦可换用恩替卡韦。对于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者,亦可考虑改用或加用IFN类联合治疗,但应避免替比夫定和PegIFNot联合应用,因为可导致外周神经肌肉疾病。
尽量避免单药序贯治疗:有临床研究显示,因对某一核苷(酸)类药物发生耐药而先后改用其他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可筛选出对多种核苷(酸)类药物耐药的变异株。因此,应避免单药序贯治疗。
延伸阅读:
评价肝纤维化/肝硬化逆转病理新标准
不可不看:常用化疗药物主要副作用及处理原则
一个外科医生的年终总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