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它是它就是它!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HBV——乙型肝炎病毒。别看它个子小,危害可不小,目前,由它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每年造成了多万人死亡,在中国有1.5亿人的血液内携带着它。今天让我带领大家看看它的奇幻漂流!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们的主人公小乙(乙型肝炎病毒)正漂浮在空气中,寻找着一切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开始它的漂流,却不知道危险已经悄悄降临在它身边!在65℃的高温下待10个小时,或者煮沸10分钟小乙就会一命呜呼;而且很多化学物品,比如碘伏、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也是它的克星,它要排除千难万险才能有机会存活下来感染肝脏。
Q
HBV又是怎么进入人体的呢?
A
小乙的最爱,是从体液中漂流而下,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传播,人类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时工具消毒不彻底,甚至进行性生活不戴套套,或者乙肝妈妈孕育小宝宝时,它都能从一个人的身体里溜到另一个人那里,此时它就又占领了一个根据地,开始一边对肝脏疯狂蹂躏,一边猛增自己的小伙伴。这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恶心、乏力、食欲不振和腹部不适。
大肆侵犯
*
临床症状:
当小乙(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脏后就开始与肝脏开始了一段难舍难分的旅程。感染者多数会出现下列相应的一些症状,如:
黄疸:面色晦暗、巩膜黄染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部不适、肝区痛尿色逐渐加深出血等症状
检查手段
1.肝功能检测
(1)血清酶学检测:血清ALT和AST水平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常用。
(2)血清蛋白检测:临床上常把血清蛋白作为肝脏蛋白代谢的生化指标,反映肝脏合成功能。
(3)血清胆红素检测:与肝损伤严重程度成正比。
(4)凝血酶原时间(PT):能敏感反应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状况,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
2.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检测(乙肝两对半等)
3.肝穿活组织检查:不作为首选。
4.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监测慢性乙肝炎病情进展,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及上述诊断有重要价值。
5.甲胎蛋白: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检测。
通过与小乙(乙型肝炎病毒)漂流中的斗智斗勇我们也总结了经验:
传染源头要管理,坚决不要流传出
传播途径要切断,控制筛查及消毒
易感人群要保护,乙肝疫苗早接种
总之: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要尽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及早处理,以防止流行
总结
医院消化科自创立以来收治了大量患有肝脏疾病的患者。虽然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合并症多、病情危重等特点,但经过我们团队专业精准的内科诊疗,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医院消化科的医护团队将继续加强对肝脏疾病的规范诊疗和研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至此,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1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