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早期诊断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个重要步骤。充分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是其诊断和治疗的基础,对于判断患者的状况,决定何时开始和中止治疗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免疫耐受阶段,免疫清理阶段,不活跃的病毒携带者阶段,以及病毒重新激活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化验特征,包括病毒DNA水平,血清学抗原和抗体表现,以及肝脏转氨酶的变化。
过去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sAg阳性超过六个月,现在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可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根据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实验以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以把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为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携带者以及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等。其中慢性乙型肝炎又可以进一步分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等。
某些患者还需要接受肝脏组织活检,其目的就是要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程度,排除其它肝脏疾病,判断预后和监测治疗应答。同时,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还要排除有HIV和其它类型肝炎病毒的共同感染。另外,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也要排除有无肝癌发生,此步骤一般通过肝脏B型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完成。进一步来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还需要接受定期随访,大约每三到六个月进行血清学,病毒学,生物化学实验以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
隋爱平医师目前担任乔治城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科临床助理教授。--;电子邮件:peterasui
yahoo.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1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