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年7月28日是第7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控,积极检测,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规范检测治疗遏制
肝炎危害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第7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旨在号召大家重视病毒性肝炎防控,积极检测,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药物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世界肝炎日由来
7月28日是第一个发现乙肝表面抗原的美国医生巴鲁克·布隆伯格的生日。为纪念巴鲁克·布隆伯格,年5月21日,在巴西、印尼、哥伦比亚、中国等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关于“世界肝炎日”的“WHA63.R18号决议”获得通过,指定每年的7月28日为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肝炎日”。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由于引发肝炎的病因不同,虽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但是在病原学、血清学、损伤机制、临床经过及预后、肝外损害、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往往有明显的不同。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被HAV污染的食物或水产品、水源传播。甲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4-28天,甲型肝炎的症状轻重不一,可能出现发热、不适、食欲不振、腹泻、恶心、腹部不适、深色尿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一般4-6周内会自愈,主要表现为黄疸、发热、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若疾病迅速进展可发展为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HEV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经污染的水源和食物或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主要有:甲肝、戊肝病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一般急性发病,预防这两种病毒除了注射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外,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要生食贝壳类水产,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
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其他症状,病程迁延,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大多数人感染乙肝病毒后通常无症状;然而也有些人感染后会出现临床症状,譬如: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皮肤和眼睛发黄)等等。通过血液、母婴、无保护性行为传播。丁肝病毒只能与乙肝病毒同时感染,或者只能感染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人。两者的传播途径一样。
预防措施主要有:接种疫苗,接种乙肝疫苗不仅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最简便、最经济的措施,还是有效控制丁肝病毒感染的方法。乙型肝炎病毒不通过共用餐具、母乳喂养、拥抱、接吻、握手、咳嗽、喷嚏,或在公共游泳池玩或类似行为途径传播。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部分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它主要传播途径是共用注射器、医疗器械未进行彻底消毒,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越发展到后期越难治愈,对健康的危害越大。因此,做好防范很重要。
预防措施主要有: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医院就医,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严格消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在不安全的地方纹身、纹眉、纹眼线、扎耳洞等,保持单一性伴侣并正确使用安全套。
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
年7月25日上午,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例行发布会,介绍病毒性肝炎防治科普等有关内容。
世界肝炎日
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宋树立)病毒性肝炎是我们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曾经是肝炎大国,特别是乙肝大国,严重的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党中央高度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1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