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癌症。如果是由肝细胞恶性转化来源的癌症,则称之为“原发性肝细胞癌”,俗称肝癌。我国是肝癌大国,全球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30万人,其中约一半发生于我国。肝癌早期症状和体征不明显或缺乏特性,有的起病时表现为肝区胀痛,也有的表现为急腹痛,或以转移灶症状为最早表现。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尚需依靠肝功能试验、特殊的酶学检查等,除活组织检查外,以甲胎蛋白(AFP)诊断准确率最高,但肝癌患者中甲胎蛋白增高者不足50%。因此,肝癌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的比例相对较低。
肝癌最多发病年龄为40~49岁,其中男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8~10:1。肝癌发生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最为重要的肝癌发生危险因素,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首先,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与肝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其次,从医学检验情况看,肝癌病人的血清中能检到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的占95%。从病理资料看,肝癌大多合并大结节性肝硬化。在我国这种肝硬化多由乙肝病毒感染所致。近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在肝癌细胞的DNA中整合有乙肝病毒DNA的片段。这些证据表明,乙肝病毒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密切。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病因。肝硬化也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在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在欧美国家,肝癌常在酒精性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此外,霉变食物或污染水源中的黄曲霉毒素也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此外,饮酒可以引起酒精肝、肝炎等肝脏疾病,这些疾病都有癌变的可能,因此酒精是肝癌发生的一大诱因。
在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中,定期的体检非常重要,如患有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或脂肪肝等,应当每年做定期体检以监测肝脏状态。肝癌的临床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如肝癌发现诊断较早,具有手术根治机会则患者的预后较好,存活率较高。目前据统计,肝癌手术后患者的5年存活率约为50%,因此,定期体检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在肝癌治疗中具有最为重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预防。由于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等病毒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有效预防这些病毒的感染就能有效预防肝癌的发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由于我国采取了首剂乙肝疫苗“谁接生谁接种”的策略,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年5月,我国通过世界卫生西太区的验证,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制定的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西太区提出的到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因此,未来肝癌大国的帽子是很有希望摘除的。
(本文作者候晋博士为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暨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赞赏
长按白癜风有哪些什么症状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jc/15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