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治疗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a_4781957.html
首都医科医院任姗
慢乙肝治疗进入临床治愈时代,获得临床治愈成为医患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有大量接受核苷类药物(NAs)治疗的慢乙肝患者,NAs耐药较为常见,耐药患者若换用/加用其他NAs进行挽救治疗后应答不佳该如何治疗?指南推荐意见提出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进行治疗。本期,将与大家分享“愈见乙肝慢乙肝临床治愈病例赛·北京站”选送的优秀病例:核苷耐药挽救治疗后应答不佳的慢乙肝患者加用PEGIFNα治疗,定目标不定疗程,终获临床治愈。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WDJ
性别:男
年龄:42岁
主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0年,反复肝功能异常8年
家族史及其他:外公,母亲以及哥哥均因乙肝相关肝癌过世;偶饮酒
病史:20年前体检发现小三阳,肝功正常,未予治疗;年3月检查发现转氨酶升高,腹部超声提示“弥漫性肝病表现,脾大”,Fibroscan11.7kPa。
开始治疗时间:年3月
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DNA:拷贝/mL;
血清学:HBsAg(+);
HBeAg(-);
HBcAb(+);
生化学:ALT:U/L;
肝硬度值:Fibroscan:11.7kPa;
腹部超声:提示“弥漫性肝病表现,脾大”。
前期治疗
年3月开始予LAM抗病毒治疗,治疗3个月HBVDNA下降至拷贝/mL;
年6月HBVDNA反弹至3.77×拷贝/mL,医院查耐药检测rtLM、MV(+),换用LAM+ADV治疗6个月HBVDNA拷贝/mL,此后一直低于检测下限;
年6月腰部疼痛,双下肢乏力,呈逐渐加重。入院查体,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继发性范可尼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肾功能不全;停用LAM及ADV,改口服ETV,并口服活性钙;
年12月ETV治疗18个月出现病毒学突破。
联合治疗开始时间:年3月治疗方案:ETV0.5mg/天+PEGIFNαμg→μg/周治疗过程:
以基于PEGIFNα的联合治疗为起始周数计算(0周)
HBVDNA:6.47×IU/mL;
HBsAg:IU/mL;
ALT:.4IU/L;
12周,HBVDNA水平下降,HBsAg下降,ALT升高
HBVDNA:23.9IU/mL;
HBsAg:IU/mL;
ALT:.6U/L;
24周,HBVDNA转阴,HBsAg显著下降,相比基线下降近1log
HBVDNA低于检测下限;
HBsAg:.6IU/mL;
ALT:74.5U/L;
52周,HBsAg下降至低水平,延长治疗追求临床治愈
HBsAg:.8IU/mL;
ALT:67.2U/L;
84周,HBsAg持续下降,ALT复常,换用PEGIFNαμg
HBsAg:3.17IU/mL;
ALT:36.5U/L;
96周,HBsAg接近清除
HBsAg:0.IU/mL;
ALT:29.6U/L;
周,HBsAg清除,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
HBsAg0.05IU/mL;
HBsAb:.3mIU/mL;
ALT:24.3U/L;
周,维持临床治愈,HBsAb持续升高,达mIU/mL以上
HBsAg0.05IU/mL;
HBsAb:.5mIU/mL;
ALT:33.5U/L;
周,停药随访
指标变化
联合治疗过程中相关血清学指标变化
联合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联合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病例总结
1.PEGIFNα具有直接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机制,NAs应答不佳患者可考虑联合PEGIFNα治疗;
2.联合IFNα的挽救治疗方案在抑制病毒基础上,提高HBeAg及HBsAg转阴/血清学转换率,使部分病人能够安全停用NAs药物,达到可靠停药终点、体现治疗价值;
3.只有不依赖NAs,才可能真正解决耐药问题;
4.以PEGIFNα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应该采用定目标不定疗程的治疗策略,个体化治疗策略才能让更多患者实现临床治愈。
专家介绍
任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副主任医师,肝病中心一科;研究方向为慢性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及机制研究;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及“十三五”重大传染病科技专项,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北京市科委专项课题等省部级课题。;作为第一责任人承担“医院管理局培育项目”,”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以及“院内中青年人才孵育项目”;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包括4篇SCI论文(AntiviralResearch;CancerImmunology,Immunotherapy;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AntiviralTherapy.)。
往期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20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