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指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
别不以为然要知道,它可是——隐匿的杀手
丙肝的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甚至没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大部分的丙肝患者往往因为不了解自身的情况,任由病情发展到肝硬化或者肝癌,导致了悲伤的结局。
丙肝有多种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血液传播
多数通过共用针头、针管或者其他注射毒品的器具引起;
广泛血源筛查之前,丙肝也可以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
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工具或身体穿刺、与丙肝感染者共用可能会接触到血液的私人物品;
在一些非正常情况下,由于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缺乏而引起的丙肝暴发。
避免不必要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医院就诊。
不与他人共用可能会接触到血液的私人物品。
专家
个别情况下,也可通过性传播
通过性行为也可以造成丙肝的传播,患有性病或艾滋病、多性伴或不洁性行为等都会增加丙肝感染风险。
请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专家
存在母婴传播的可能
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母亲将丙肝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约2%,若母亲在分娩时丙肝病毒核糖核酸(HCV-RNA)阳性,传播的危险性可达4%-7%;合并艾滋病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
丙肝治愈前避免怀孕,乳头有破损避免母乳喂养。
专家
丙肝目前无疫苗预防,但可被治愈。
若曾有过以上的高风险行为,请尽快医院进行检测、诊断。
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早检测、早诊断
什么人应接受丙肝检测?
共用针具静脉注射吸毒者。
曾有输血及接受血制品者。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
与丙肝患者共用剃须刀、牙刷者。
接触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者。
多性伴不安全性行为者(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及性工作者)。
曾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行为且没有使用安全套。
感染丙肝病毒的母亲生下的孩子。
有过器官移植者。
早治疗
接受规范治疗,90%-%的病人可以彻底从肝脏里面把病毒清除掉,达到完全治愈。
专家
丙肝患者请勿消极面对、盲目就医,要做到↓↓↓
不偏信偏听虚假广告;
医院,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治疗;
保持乐观的心态,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如戒酒、戒毒,喝酒吸毒可加重肝损害,从而加速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进程)。
温馨提示
消除歧视,从我做起
与丙肝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共用餐具和水杯等),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都不会被感染。
来源:东莞疾控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