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产检,经常会有孕妇问:
“医生,我有乙肝,我的孩子会不会被感染?”
“我孕期是不是得打针?还是要吃药不让我的孩子被感染?”
“我是不是不能顺产,必须得剖宫产?”
........
母爱的伟大,在孕期已经充分体现。
为了保护孩子,母亲甚至可以以命相许。
目前,我国尚有HBV携带者约万,女性占40%。
孕妇携带HBV约5%~10%,围产期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自采取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以来,婴儿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仍为10%。
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尚无补救措施。
在这些阻断失败的婴儿中,绝大多数是由于其母亲晚期妊娠及分娩时血清HBVDNA水平高。
降低母血病毒载量能降低宫内感染的风险。
有效阻断母婴传播是乙肝的源头预防。
有言道:“如果你得了乙肝,是你的不幸,但我们希望这种不幸可以在你这里停止。而我们的孩子不会再有,不会再面对这种不幸。这是我们医生非常希望并努力想做到的事情。”
为了推动中国肝炎防治事业,预防母婴传播,促进妇幼健康,并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年消除乙肝母婴传播的目标,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年7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项目。通过对母婴传播关键环节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母婴传播,最终实现母婴传播的完全阻断。
那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环节有哪些呢?
最重要的两点要记住:
一.孕期孕妇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及如何治疗。
(治疗的药物有:替诺福韦或替比夫定两种)。
二.产后婴儿的双联免疫。
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
首先可以根据孕前病史和孕期以下三点全面评估,决定孕妇孕期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1.乙肝病毒定量检查。是否抗病毒治疗
结果判读:
低载量<2×10^6否
高载量≥2×10^6是
2.肝功能常规检查。
结果判读:
正常否
轻度异常≤2×正常上限值否
中度异常≥2×正常上限值--5×正常上限值是
显著异常≥5×正常上限值是
3.肝脏超声检查。
有异常发现根据1和2检查结果决定下一步处理。
其次,孕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间是妊娠26-28周。
抗病毒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乙肝病毒定量和肝功能情况。
抗病毒治疗停药时间:
以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为目的的抗病毒治疗停止时间为产后即可,同时建议母乳喂养。
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的抗病毒治疗持续至产后不间断,同时不建议母乳喂养。
还要强调的是剖宫产分娩并不能减少母婴传播。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感染率无明显差别。
关于出生后婴儿的双联免疫越早越好。
记住三个时间点;
出生后12小时内,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双联注射。
出生后1个月,注射乙肝疫苗。
出生后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
第三针乙肝疫苗接种完之后的一个月带宝宝去检查,了解母婴阻断情况。
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的评估:
1.有效:婴儿乙肝表面抗体阳性。
2.无效:婴儿乙肝五项全阴性,重复全程免疫接种(0-1-6程序)。
3.失败:婴儿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做好以上母婴阻断措施,没有乙肝的未来,不是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