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病毒性肝炎
本病有黄疽和无黄疸两大类型。黄疽型肝炎属中医“黄疸”范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特征;无黄疸型肝炎属中医“胁痛”、“郁证”范畴,以恶心、胁痛、脘腹胀满、身体倦怠为特征。药膳食疗为治疗本病很重要的辅助疗法,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机体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常见病型
1)湿热蕴结、胆汁外溢目黄、身黄,小便黄,兼有发热,心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弦数。
2)湿热内蕴、脾胃不和,恶心,胁痛,脘腹胀满,身体倦怠,兼有食欲不振,烦躁易怒,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3)肝脾失调、气滞血瘀胁肋胀痛或刺痛,走串或定着不移,面色晦暗,食欲不振,脘腹胀,嗳气,或肝脾肿大,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食疗中药
1)黄花菜黄花菜鲜根30克,水煎服。
2)黄瓜皮黄瓜皮水煎服,1日3次。
3)黄瓜根黄瓜根捣烂取汁,每日早晨温服1杯。
4)玉米玉米渣50克,煮粥粥成入盐少许。
5)柚皮柚皮2个,烧炭研末,饭后用米汤送服,每次5-10克,日3次。
6)田螺大田螺10-20个,养于清7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黄酒20升,拌和,放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7)冬瓜冬瓜克,煮汤1毫升,3次分服。
以上食疗药物,适用于湿热蕴结、胆汁外溢型黄疸型肝炎
8)酸枣酸枣30克,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去渣吃枣喝汤,每日1剂。本方有降低转氨酶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脾胃不和及肝脾不调、气滞血瘀两型。
9)紫草紫草30克,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煮沸30分钟,过滤,合并2次滤液,每日1剂,分2次服。
10)李子新鲜李子,饭后食,每次2-3个。上两药适宜于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型服食。
3、药膳复方
1)金针泥鳅黄花菜30克、泥鳅克,黄煮汤调味服食。
2)柳叶荸荠代茶饮柳树叶6克荸荠克,共煮汤代茶饮,并食荸荠。会每日1剂,连服数剂。
3)鸡骨草瘦猪肉方鸡骨草60克、瘦猪肉克,加水适量,煮2-3小时后,去渣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天。
4)泥鳅窜豆腐鲜豆腐克活泥鳅克、玉米须(布包)30克,将泥鳅放盆中养1-2天后,取出与玉米须、豆腐共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待烂熟后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天。
5)西瓜皮赤小豆汤西瓜皮、赤小豆茅根各50克,水煎服。每日1次,连服5-7天。
6)茵陈粥将茵陈用水洗净,每次取30-45克,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去渣取汁,入粳米克,再加水毫升,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无稍煮一沸即可。每日分2-3次服食,7-10天为1疗程。
以上食疗复方均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之湿热蕴结、胆汁外溢型。
7)蜜炖芹菜鲜芹菜-克、蜂蜜适量,将芹菜洗净捣烂取汁,加蜂蜜炖,温服。每日1次,疗程不限
8)虎杖蜜虎杖根克、五味子克、蜂蜜0克。虎杖、五味子洗净,用沙锅加水浸泡半小时,水量以浸没药物为度。中火煎沸后,改用小火煎半小时,约剩下毫升药液时,滤出头汁。再加水0毫升,煎取二汁毫升,弃渣。将头汁、二汁及蜂蜜一起倒入大沙锅内。小火煎沸5分钟后,离火冷却,装瓶盖紧。每日3次,每次1匙,饭后开水冲服,两个月为1疗程。
9)四红益肝利湿汤赤小豆60克花生仁连衣30克、红枣10个,红糖50克。赤豆、花生仁洗净后放入锅内,加水0毫升,小火慢炖1小时半,再放入红枣与红糖,继续炖半小时,至食物酥烂,离火。每日2次,每次1小碗,作早餐或点心吃。
10)茵陈麦芽红枣汤茵陈15克大麦芽20克红枣10个、白糖少许。将苗陈麦芽、红枣倒入小钢精锅内,加冷7K0毫用小火慢炖半时许加白糖半匙,离火。每日2次,每次小半碗,喝汤吃枣,弃渣。
11)清蒸甲鱼甲鱼1只(重-克),生姜3片,细盐、黄酒适量
蹲鱼活杀,先用开水泡擦去膜,剖腹,留肝及腹蛋,去肠杂,洗净滤干。将甲鱼置于瓷盆中,背朝下,腹朝上,腹腔内放入生姜片,撒上细盐,淋上黄酒。旺火隔水蒸30-40分钟。作点心空腹食,也可佐餐食,但须热食。本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是肝病体弱者的理想食疗补品。
12)蜂糖豆浆淡豆浆1碗、蜂蜜1匙、白糖少许,一起倒入小钢精锅内烧沸后立即离火。作早餐,配其他点心吃。
上述药膳复方适宜于急慢性肝炎之湿热内蕴、肝胃不和及肝脾失调、气滞血瘀型。尤可作为慢性肝炎患者的辅助疗法。
往期回顾
免费学习《中医诊断学》75期视频课
免费学习《中医基础理论》75期视频课
舒氏针灸完整版教学视频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z/2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