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29412.html
年亚太消化周(AsianPacificDigestiveWeek,APDW)于不久前召开。
在会议期间,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宁琴教授进了一项关于“ManagingtheChallengesofLong-TermAnti-viralTherapy”的主题学术报告。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减少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近年来低病毒血症(LLV)的发生和远期危害正逐渐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对此,宁琴教授的报告中提出了优化诊疗策略[1]。
本文总结囊括了该报告中相关精彩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低病毒血症(low-levelviremia,LLV)定义为HBVDNA持续或间歇大于检测下限但小于2,IU/mL[2]。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相较于获得完全病毒应答(接受抗病毒治疗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患者,低病毒血症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以及肝脏相关死亡率显著升高[3]。
另一项关于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纵向研究表明,接受抗病毒治疗78周时,与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的患者相比,低病毒血症患者肝纤维化进展比例显著更高,纤维化逆转的患者比例显著更少[4]。
近年来多项权威指南/共识形成统一意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应长期监测HBVDNA水平,HBVDNA阴转是指HBVDNA小于10IU/mL或者20IU/mL。
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明,长期接受ETV单药治疗出现低病毒血症的患者,换用TAF治疗后完全性病毒应答发生的比例和ALT下降至正常水平的比例显著升高,且该药同时展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5]。
总而言之,LLV带来的风险不可小觑,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HBVDNA水平,及早发现LLV,优化治疗方案。随着慢乙肝疾病管理的不断深入,药品百花齐放,相信慢乙肝患者实现临床治愈、安全停药的目标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NingQin.ManagingtheChallengesofLong-TermAnti-viralTherapy.APDW,oral.
2.Terrault,N.A.,etal.Updateonprevention,diagnosis,andtreatmentofchronichepatitisB:AASLDhepatitisBguidance.Hepatology(Baltimore,Md.),,67(4):-.
3.Yip,T.C.,etal.HBsAgseroclearancefurtherreduceshepatocellularcarcinomariskafter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l/2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