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1、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承担着人体主要的代谢功能,是重要的排毒解毒器官。
它负重前行,日夜工作,为身体的健康运转辛勤劳作。
2、只要有四分之一的肝脏大致健康,身体就能正常工作。因此,肝脏相关疾病,包括肝癌的早期症状非常不明显,以致于肝癌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
3、“肝脏上没有神经,你不会感到疼痛,很多肝癌患者发现已经是末期了……”。肝脏是一个实质性器官,缺乏痛觉神经,不大会感觉疼痛不适。只有当肿瘤不断生长,侵犯肝包膜或者周围器官时才引起疼痛不适,此时已是肿瘤晚期了。
4、肝脏是人体再生与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所以肿瘤在肝脏上长的很大时,部分病人的肝功能往往还是正常的。这样病人就容易放松警惕,认为肝功能是正常的,实际上,此时肝肿瘤正在疯狂地生长。
导致肝癌的元凶
1、肝癌的发病进程:肝炎→肝硬化→肝癌。
2、最常见的原因有病毒、毒素、酒精和脂肪肝等。
3、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是肝癌高发的最主要原因。
4、对肝脏伤害最大的黄曲霉毒素、藻类毒素,以及某些药物的滥用,也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原因。
5、过量的酒精和精制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果糖,对肝脏的破坏性极大,它们极易诱发脂肪肝,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不断恶化转为肝癌。
6、脂肪肝、肥胖、糖尿病都是肝癌的重要风险因素。
肝癌完全能够有效预防
1、接种乙肝疫苗。
2、排查病毒。
①、每十人里就有一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通过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微小的粘膜创伤)和性接触进行传播。
②、有很多人至今不了解自己的肝炎病毒携带情况,其中的三分之一,将会不可避免地发展为肝硬化,再进展成为肝癌。
③、由于肝癌的隐匿性生长,高危人群至少每半年要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乙肝DNA定量、血常规、甲胎蛋白、肝功能以及腹部超声等,以期最大限度早期发现肝脏的恶性肿瘤。
高危人群是指有肝炎病毒感染(乙肝、丙肝病毒),长期饮酒,重度脂肪肝,有肝癌家族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癌从口入,不吃霉变食物,定期更换筷子与菜板,远离致癌化学物质、慎用药物,不吸烟、不饮酒,科学运动、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情绪。
4、不要饮酒:人体内唯一能分解酒精的器官就是肝脏。“乙肝配酒,说走就走”,在潇洒的推杯换盏中,也加速了乙肝病毒对于人体的侵蚀,因为乙醇转换为乙醛后,可促使肝脏发生肝硬化,进而进展为肝癌。
5、低碳饮食,避免脂肪肝。
现代生活方式里用于供给能量的糖(酒精)、脂肪过剩,而用于身体细胞修复的蛋白质却摄入不足,导致肝脏负担过重扛不住,最终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6、慎重选择老中医和神中药。
科普小知识
一、黄曲霉毒素
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巨毒物质,也是I类致癌物,会损害肝脏,引发肝癌,可抑制免疫系统、破坏消化系统、降低细胞效率、影响儿童发育等。
②、黄曲霉毒素非常稳定,不易灭杀,耐高温能力特别强,一般的加热根本无法将其灭活。
③、黄曲霉毒素最常被摄入,它无处不在,经常出现在木薯、辣椒、棉籽、小米、花生、大米、芝麻、高粱、葵花籽、甜玉米、坚果、小麦、各种香料中。
在印度次大陆上,发现过高百分比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鸡肉和鸡蛋样品,这可能是因为动物吃了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饲料。
发霉的竹制餐具也是。
④、急性中毒可致死:
大量摄入黄曲霉毒素会导致急性肝坏死,随后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出现的症状可能是恶心、皮肤和巩膜发黄、呕吐、腹痛、昏睡、浮肿、抽搐、昏迷、死亡等等。
⑤、慢性长期暴露增加患肝胆癌风险:
慢性,暴露不会导致像急性黄曲霉素中毒这样剧烈的症状,但长期暴露会增加患肝胆囊癌的风险。
⑥、抑制免疫系统:黄曲霉素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这无形中为各种病原体、细菌成功侵入体内,打开了一扇大门。
⑦、降低细胞效率:
黄曲霉毒素可降低线粒体呼吸,使细胞减慢甚至停止正常工作,从而负作用于人体。
⑧、影响儿童发育:
处于生长期的儿童,非常容易受到黄曲霉素的伤害,长期接触黄曲霉素的孩子,会出现发育迟缓和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
⑨、破坏消化功能:
黄曲霉毒素通过阻止身体吸收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能力来破坏消化系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和防止接触到黄曲霉菌类毒害物质:
仔细检查要吃的谷物、坚果是不是存在发霉情况,如果看到发霉、变色,或者表面有皱缩感,立即丢弃。
尽可能吃新鲜的食物,不吃需要长时间运输的东西。
选择信誉良好的食物品牌。
存放食物的时候,注意妥善存放,且不易太长时间。
食物摄入多样化,减少黄曲霉素的暴露。
二、米酵菌酸
①、米酵菌酸毒素来势凶猛,是毒性极强的一种有毒物质。
非常稳定,不易灭杀,耐高温能力特别强,那怕多次高温蒸煮,或者洗涤,都没有办法让它分解,一旦感染,没有任何特效药物能够治疗。
②、吃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大概是1-10小时,主要受害器官是肝、脑、肾。
症状包括:全身乏力、头晕、嗜睡、出汗过多、腹痛、呕吐、腹泻、少尿便血、血尿、低血压、心律失常、黄疸、黄疸、潮式呼吸、肺部罗音、嗜睡、休克、昏迷等等。
③、食用受到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就可能引发中毒。
食用发酵过的椰子豆(一种由发酵过的椰子浆制成的传统食品)和玉米制品,
变质的米粉、河粉、米线等,
变质的鲜银耳、木耳等,泡发许久的银耳、木耳等,都可能滋生米酵菌酸。
④、在日常饮食中,要做到:
储藏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潮。
避免吃长时间泡发的食物,比如银耳、米线等等,尤其在外出就餐的时候。
警惕在水中浸泡后,于室温中自然发酵的淀粉类食物。
吃东西之前,尤其是坚果、谷物、淀粉类食物,首先确认是不是新鲜,有没有发霉或者变质,不吃过夜熟食。
选购食品时,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l/2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