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央企单位,上市公司,佛山老字号,品质中医药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患脂肪肝的比例在15%左右,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工作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超过30%。
比起其他疾病,脂肪肝不痛不痒,身体也不会出现什么不适感,除了照腹部B超外,自己很难发现,所以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但脂肪肝对人体真的“无公害”吗?脂肪肝需要治疗吗?在日常中应该预防治疗?
广东省名中医——蒋开平主任为您做出解答。
1
脂肪肝非胖人专利
腹部B超可检测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内过度堆积脂肪所产生的病变,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
在B超检查中,如果脂肪含量超过5%——10%,就属于轻度脂肪肝;超过11%——25%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6%——50%为重度脂肪肝。
“一般来说,患上轻度脂肪肝并不会引起人体的不适感,所以常常被忽略。当发展成中度或重度脂肪肝时,患者会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蒋开平主任讲解到,
通常,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只有“胖纸”才会患上脂肪肝,其实不然,临床上,大约有2/3的脂肪肝患者为体型较胖者,而另外1/3的患者并不胖,甚至看起来很苗条。
蒋主任表示:
“脂肪肝属于人体代谢类疾病,并不一定是体型肥胖的人群才会得,如果节食过度、长期素食、不吃早餐,久而久之体内会自动调节所储存的脂肪,使蛋白质转化成所需能量,最终大量脂肪酸进入肝脏,从而诱发脂肪肝。此外,脂肪肝在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人群中的发病率更高。”
2
痰湿体质的人群
更易患脂肪肝
“脂肪肝虽不会致命,但检查发现后还是需引起重视,应尽早找专科医生给予个体化的防治措施及定期检查。”
蒋主任说到,“因为,在临床上有一些病例,往往因为忽视,在一段时间后演变成了脂肪性肝炎,造成了对肝脏不可逆的伤害。”
中医认为,痰湿体质的人群患脂肪肝的比例更高。
痰湿体质一般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轻易困乏,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多泡沫。
此种体质类型有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哮喘,痛风,冠心病,代谢综合征,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
所以脂肪肝患者需重视结合药物治疗,中医中药辩证论治,标本双兼为治疗首选。
3
预防脂肪肝
饮食控制也很重要
除了药物外,积极的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方式和运动对于治疗和预防脂肪肝也有很好的效果。
“你身体里的脂肪多了,肝脏里的脂肪也就多;你身体里的脂肪少了,肝脏里的脂肪也会减少。所以出现脂肪肝后,只要你减少了脂肪的摄入,血脂降低,那么肝脏的脂肪也会减少”蒋主任表示——
“只要减少体内的脂肪,脂肪肝是可以从明显到不明显的。”
专家建议:
轻度及中度脂肪肝患者饮食控制及生活调节,可以令脂肪肝病情得到减轻。肥胖者积极减肥,糖尿病者血糖水准控制理想也可明显减轻脂肪肝病情。
如果是肥胖及高脂肪饮食所引起的,可以通过控制食量、减肥、多吃清淡、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物等)和定期运动来改善,酗酒者必须戒酒。
在运动方面,一般建议一周至少5天、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的带氧运动。可选择的运动例如慢步跑、游泳、打球、跳舞和打太极拳等。
专家推荐蒋开平广东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肝病科主任
擅长诊治内科常见病、疑难杂病,体质调理、助孕调理。
擅长治疗各类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擅于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等中医理论干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免疫耐受等方面问题,对各类老年病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预约方式
禅城馆预约
-/
或主治白癜风疾病白癜风怎么控制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zl/1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