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六个“世界肝炎日”。7月28日是已故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布隆伯格(BaruchBlumberg)的诞辰日,为纪念这位乙肝病毒发现者,世界卫生组织年5月决定,从年开始每年的7月28日为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合作伙伴和会员国的决策者、卫生工作者和大众“了解肝炎,立即行动”。呼吁提高公众对肝炎风险的认识,并积极采取行动检测和治疗肝炎。
流行病学厦门是乙肝高流行区
在厦门,根据疾控部门的统计,年到年,我市共报告新发布病毒性肝炎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18/10万,发病数和发病率都位居甲、乙类传染病的首位。
在所有的肝炎中,乙肝是最常见、危害最为严重的肝炎型别。
厦门自民国时期开始,就是乙肝高发区。历史上乙肝的发病率和携带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年到年,厦门市报告的新发布病毒性肝炎中,乙肝发病数最多,占了近八成。男性病例为女性病例的1.87倍,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为待业人员、工人以及农民。
对于肝炎
你可能并不了解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病。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影响,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每年近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多数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据估计,只有5%的慢性肝炎患者知道自己受到感染,不到1%获得治疗。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
及早进行肝炎病毒检测
肝炎患者初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他们往往悄悄地“潜伏”在人体内作怪,一步步地破坏肝脏正常组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肝癌患者直到中晚期才能被发现。所以大家应及早进行肝炎病毒检测,及时地将潜藏在体内的病毒抓出来,甲肝丙肝戊肝等可以比较轻松地解决,消除后患。
乙肝
肝癌的好伙伴
年4月,著名诗人汪国真因肝癌去世,享年59岁,让人扼腕。据其秘书介绍,汪国真先生平时不抽烟不喝酒,生活方式健康,只是年轻时候患过肝炎。而另一位名人,著名演员傅彪也于年因肝癌去世,此前他是一位乙肝患者。
乙肝患者是肝硬化、肝癌的“主力部队”,在慢性感染的成年人中,20%-30%会发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所谓的肝癌“三部曲”,也主要是乙肝患者的遭遇。
在我国,乙肝是引发肝癌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早期诊断慢性肝病和早期治疗是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手段。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控制病情可以很大程度防止肝癌的出现。筛查早期肝癌,这是对慢性肝炎患者及其他肝癌高危人群预防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
肝癌class
要知道一些大的疾病的发生就是由于大家对于一些轻微的疾病没有一个很好的治疗,从而导致疾病的转变,其实现在的肝癌疾病危害性多大大家是要有个了解和认识的。
不能说乙肝能转化为肝癌,只能说乙肝是肝癌的致病危险因素,或者说是乙肝有可能会诱发肝癌。因为90%以上的肝癌都有乙肝背景,但这部分人也是乙肝携带人群中的少部分,所以有乙肝不一定会发生肝癌。只要能合理的控制乙肝病毒,可以把肝癌发生的概率降低。
很多患者有这样的担心听说乙肝难治愈,可能会变成肝硬化和肝癌,整日被这样的恐惧折磨。难道肝癌就是乙肝患者最后的宿命吗?那么乙肝离肝癌究竟有多远?
如果不幸“中招”,感染上了肝炎,也无需过于担心。
首先要有信心
中国是乙肝大国,感染乙肝的人有上亿,最后因此罹患肝癌的其实只占少数,这是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进行了治疗,控制了病情,医学发展到今天,乙肝虽然未能完全治愈,但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肝炎定期检查远离肝癌甲胎蛋白B超肝功能是重点“对有慢性肝炎患者而言,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发生肝硬化、肝癌,加强疾病监测是避免和延缓这些严重并发症的有效途径之一。”专家说。
“在肝脏疾病患者的检查中,肝功能的情况、肝硬化的程度、病毒的复制情况、免疫状态、家族史等都是影响患者疾病进展发生肝癌的因素,与这些因素相应的血清中肝癌特异性标志物甲胎蛋白、B超检查、肝功能及其储备能力是每次检查重点,建议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此外,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要监测病毒复制的情况。
如果患者能够按照上面说的方式坚持检查、随访,完全能实现肝癌早期发现。这样的检查不算浪费,有可能查了好几年都没事,这是好消息,说明治疗有效,病情没有恶化。而一旦发现问题,早期肝癌是能根治的,患者也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
说明:部分数据及专业知识系转载,只为分享更多科普,让更多人受益,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白癜风治疗方法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