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胆汁及十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四)流行特征期
体液传播:如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性接触的传播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七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gb病毒c/庚型肝炎病毒和ttv病毒的致病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尽管1993年国际肝炎会议上就已有不少学者报道了己型肝炎和hfv的研究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己型肝炎病毒的分离尚未成功,故不做单独分类
|xgv00|2567d818c9485d99334e猫黄疸型肝炎的症状eac140
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hdv的保毒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戊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性及亚临床型患者以潜伏末期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最高
|xgv00|fdafea1debec4f8a50c90564
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体液中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
母婴传播: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
|xgv00|ca68da8863c499eedd90e2935
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的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汗、唾液、泪乳汁、阴道分泌物等)中急性患者自发病前2~3个月即开始具有传染性,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中凡伴有hbeag(+),或抗-hbcigm(+),或dna聚合酶活性升高或血清中hbvdna(+)者均具有传染性
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甲型肝炎感染后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猫黄疸型肝炎的症状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乙型肝炎在高发地区新感染者及急性发病者主要为儿童,成人患者则多为慢性迁延型及慢性活动型肝炎;在低发地区,由于易感者较多,可发生流行或暴发丙型肝炎的发病以成人多见,常与输血与血制品,药瘾注射,血液透析等有关丁型肝炎的易感者为hbsag阳性的急、慢性肝炎及或先症状携带者戊型肝炎各年龄普遍易感,感染后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各型肝炎之间无交叉免疫,可重叠感染先后感染
病毒性肝炎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在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但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差别较大甲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通常为散发;发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年龄多在14岁以下,在托幼机构,小学校及部队中发病率较高,且可发生大的流行;如水源被污染或生吃污染水中养殖的贝壳类动物食品,可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地,人群中hbsag携带率以西欧,北美及大洋洲最优(0.5%以下),而以亚洲与非洲最高(6~10%),东南亚地区达10~20%;我国人群hbsag携带率约10%,其中北方各省较低西南方各省较高,农村高于城市乙型肝炎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患者及hbsag携带者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在低发区主要为成人,在高发区主要为儿童而成人患者多为慢性肝炎;一般散发,但常见家庭集聚现象丙型肝炎见于世界各国,主要为散发,多见于成人尤以输血与血制品者,药瘾者,血液透析者,肾移植者,同性恋者等;发病无急性黄疸型肝炎症状明显季节性,易转为慢性丁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但主要聚集于意大利南部,在我国各省市亦均存在戊型肝炎的发病与饮水习惯及管理有关常以水媒流行形式出现,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泛滥之后,由水源一次污染者流行期较短(约持续数周),如水源长期污染,或通过污染环境或直接接触传播则持续时间较长发病者以青壮年为多,儿童多为亚临床型
传染源
除了肝炎病毒外,很多其他已知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黄热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艾柯(echo)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
预防措施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临床上慢性肝炎症状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xgv00|7da5f6064cccc44cb6cd3eb5a
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中排出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感染者约5%);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⑷性接触传播[如果皮肤没有破损是不会传染}此外,肝炎的传播途径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而以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为主,且母婴传播不如乙型肝多见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三)人群易感性
(二)传播途径
经血传染: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白癜风的治疗过程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