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可能存在于家族中,而且可能一个家庭中存在好几个乙肝患者。这主要是受到长期接触以及母婴传播等影响。这样的情况让很多人害怕乙肝。当家中有人确诊乙肝后,也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预防措施。一直以来,苏女士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被感染乙肝病毒,但男友并没有因此离开她,反而一直支持她进行抗病毒治疗,就在去年她们结婚了,但苏女士的幸运好像并没有延续下去。医院复查时说,陪着老公去他的亲戚家吃饭,结果他们让苏女士单独用碗筷吃饭,并且将饭菜都单独盛了出来,婆婆还在一边表示,这样比较安全,也不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别人。但苏女士的心里很不好受。明明和长辈们说过乙肝病毒并不会因为共餐等传染,可以正常同吃同住,他们还做出这样的行为,有些寒心。听到这样的话,我也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
01乙肝患者在家吃饭,需要采用分餐吗?
根据研究发现,乙肝虽然是一种传染病,但并不会因为同吃同住而造成病毒传染。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以及夫妻间亲密接触传播。其中不包括消化道传播。也就是说,家中有人确诊为乙肝,人们和她正常的接触并不会被传染病毒,共餐、拥抱、亲吻等都不会传播病毒。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乙肝患者在家或者在外面吃饭,都不需要采用分餐的方式来预防感染病毒。苏女士这些家人的做法其实是非常不对的。按照他们的想法,正常吃饭都可能被传染病毒,那我国约有万乙肝患者,都曾在外面吃饭,岂不是和他们共餐过的人都会被感染?那岂不是乱了套了。
02当家中有人患乙肝,如何预防感染比较靠谱?
接种乙肝疫苗,检查抗体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后,能够在人体内形成一定的抗体,从而能够避免在日常接触中,无意中被感染乙肝病毒。接种疫苗也能形成乙肝免疫力。完成一次接种,免疫保护时间通常能维持3-5年。做好日用品消毒和分开根据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在病毒携带者的日用品中可能存在较高的感染率,比如牙杯牙刷污染率达到了50%,而奶瓶污染率为37.5%。乙肝患者使用过的日用品可以适当的进行消毒,比如牙刷牙背、便具等,可能因为牙龈出血或者便血等造成污染,传播病毒。乙肝患者接受治疗,摆脱乙肝在确诊乙肝后,患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通过一定的抗病毒药物抑制人体内的病毒复制,从而起到治疗乙肝,预防乙肝不断恶化,威胁健康的作用。而且在抑制病毒复制后,也能适当的减轻病毒传染的风险,保护自己和家人。最后想要特别提醒的是,乙肝的传播途径并不包括消化道传播,人们如果刻意的为乙肝患者准备分餐,可能会给人一种歧视、排斥的感觉。但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口腔出血等,也可能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可以采取分餐食用,避免不必要的病毒感染。
03乙肝母婴传播
对苏女士这样的女性乙肝患者而言,共餐的问题其实都只是生活中的小摩擦。病毒会不会因为分娩而传播给下一代才是她婆婆和长辈们最关心的问题。在这儿,也借此和很多女性乙肝患者谈一谈母婴传播。前文提到,母婴传播是乙肝感染的一个途径,但并非所有的乙肝患者生出来的宝宝都会被感染乙肝。因为目前针对乙肝患者分娩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怀孕期间,乙肝患者需要接受比常人多几项检查,包括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载量的检查,当这两项检查结果正常时,可以正常备孕。如果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也需要选择妊娠b类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影响,怀孕24周左右建议开始口服抗病毒药物,增强隔断母婴传播,避免婴儿长期在人体内被感染乙肝病毒。并且每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和病毒载量。一直坚持到产后的3个月左右。对宝宝来说,在分娩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能够帮助新生儿尽快的形成足够的抗体,更好的阻断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并且在满月时接种乙肝疫苗第二剂,6个月时接种第三剂,完成全程接种。并不是接种疫苗完成后,就安全了。还应该定期检查宝宝体内是否已经形成乙肝抗原抗体,了解疫苗的有效程度,在做好这几件事后,往往能够提高预防乙肝的效果,达到90%左右。总的来说,乙肝患者也能生出健康的宝宝,不用产生感染乙肝的焦虑情绪。在这儿也想对苏女士的婆婆说一句,其实乙肝患者本身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大,作为家人更应该正确的认识乙肝,学会科学的预防乙肝,而不是一味的排斥和怀疑乙肝患者。作为乙肝患者,是否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苏女士并非第一个乙肝患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给乙肝患者一个建议,将文章分享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看看,帮他们正确的了解乙肝防治的知识,也能避免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担忧。互动话题:作为乙肝患者,你曾在哪些方面觉得不方便?受到过哪些误解?结语:虽然乙肝的科普从未停止,但仍然有很多人对乙肝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对乙肝患者存在排斥、害怕等看法,每当看到乙肝两个字,都害怕自己被传染乙肝,但事实上,只要能够做好一些预防措施,并且了解肝炎防治的知识,被传染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乙肝患者也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要产生自卑等情绪。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2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