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负责消化、解毒、代谢的重要器官,日常生活中因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肝病,导致很多人“谈肝色变”。其实,不少人对于肝病不太了解,甚至还存在很多误区。
不少人以为瘦人离脂肪肝很遥远,但脂肪肝并非胖人的“专利”,肥胖只是得脂肪肝的风险因素之一。
瘦人如果内脏脂肪沉积过多,也会出现脂肪肝。尤其是消瘦的人或短期内快速减肥的人,会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从而导致脂肪肝。此外,一些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遗传代谢以及久坐不动等因素都会引起脂肪肝。
身体出现哪些信号是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皮肤和眼睛发黄
肝功能下降,会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当血液中胆红素堆积过多时,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因此,如果出现皮肤发黄、眼白发黄,就需要尽快就诊了,这很可能是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手掌出现红斑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解毒和代谢,如果肝脏健康,气血运行通畅,身体各个部位都会红润通透。但如果肝脏发生病变,肝功能下降,就会出现雌激素灭能减少,致使雌激素在体内蓄积,则会出现手掌颜色变红情况。因此,如果手掌大鱼际、小鱼际和指端腹侧部位有红斑,也就是“肝掌”,就需要尽快就诊了,这很可能是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食欲下降
肝功能下降,会使人出现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以及便秘等症状。因为,肝脏是消化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产生胆汁,促进肠道吸收脂肪、脂溶性维生素。此外,肝脏还会负责一些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合成,肝脏受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
春天万物复苏,由寒变暖,也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生活中要注意科学养肝、护肝。
养护肝脏可以吃一些含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比如青菜、水果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但要注意膳食均衡和食用量控制,尽量少盐、少糖、低脂,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若摄入的热量太高,消耗不了,也容易得肝病。
内容来源:科普中国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23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