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便宜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传染性甲肝的传染途径
1、传染性甲肝的传染途径
1.1、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这是甲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也叫间接传播。主要通过被甲肝病毒污染了的手、食具、用具和玩具等再污染食物后经口传入而感染。
近年来,发现甲肝患者中许多人有蓄长指甲的坏习惯,指甲长了,又不注意卫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长指甲数点钞票、剥削果皮、当牙签剃牙及摄取食物等,极易将病原体带入口内而感染上甲肝病毒。
1.、水源传播:这是引起甲肝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多发生于暴雨和雨季之后,患者的粪便、唾液、呕吐物等排泄物因雨水的冲刷污染来周围环境,尤其是水源。在卫生条件比较差的农村,由于无自来水设施,人们多引用井水、河水或沟塘水,当身体抵抗力减弱又饮用被污染的水后,极易引起感染,并出现暴发流行。
1.3、食物传播:主要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引起,特别是未经蒸煮就生吃的瓜果与蔬菜,或煮的半生半熟的贝壳类海产品如牡蛎、蚬子、哈蜊和毛蚶等。
、甲肝的传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肝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血液中HAV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血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血液通常无传染性。患者在起病前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3、甲型肝炎传染性什么时候最强
甲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甲型肝炎患者或隐匿性感染者的粪便中,排毒期长至~3周,在潜伏期末和发病初期大量排毒,因此,甲型肝炎潜伏期后期及黄疸出现前数日传染性最强。当黄疸高峰后逐渐消退时,病情好转,传染性亦减弱。一般黄疽出现后两周,虽部分患者粪便中仍可检出病毒颗粒,但实际传染性明显下降;黄疸出现后3周时,患者粪便中已很难找到甲肝病毒,此时基本上无传染性。
近年有人认为,急性甲型、乙型肝炎患者同住一室,对其出院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未发现交叉感染甲型肝炎的现象。因此,对黄疽消退后的甲型肝炎患者,已无需再行严格限制或隔离。但为了最大限度地防止甲型肝炎病毒扩散,我国规定对甲型肝炎患者采取隔离措施,自发病日起不少于30日。
甲肝的症状都有哪些
1、黄疸时期起病急,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肝区痛、腹泻、鸟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程浓茶状。少数甲肝患者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等为主要表现。本期持续1-1日,平均5-7日。
、黄疸期自觉症状可有所好转,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周内达高峰。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骚痒、心动过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肝肿大至肋下1-3cm,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甲肝患者有轻度脾肿大。本期持续-6周。
3、恢复期黄疸逐渐退,症状减轻以至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周至4个月,平均1个月。
如何预防甲肝的发生
1、控制传染源: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急性期患者应隔离治疗至病毒消失,慢性患者可根据病毒复制指标评估传染性大小,复制活跃者尽可能给予抗病毒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甲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均可引起流行,水源或食物污染可导致暴发流行,日常生活接触多为散在发病,输血后甲型肝炎极罕见。因此,针对甲肝的传播途径,熟悉和了解甲肝的相关知识后,为预防疾病的发生,应当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工作,防止“病从口入”。
3、保护易感人群:抗HAVIgG阴性者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以获得主动免疫,主要应用于幼儿、学龄前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接种后免疫期至少5年。
对近期有与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可用人丙种球蛋白进行预防注射以获得被动免疫,时间越早越好,免疫期~3个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2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