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
任红: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传染病学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总编辑、《肝博士》总编辑。
年获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费里医学院作访问学者,年在美国加州大学(UCLA)作高级访问学者。
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第7、8、9版共同主编,《传染病学》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基金及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年作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转归及机制的研究”课题负责人,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并获批准,课题总经费万元。在JournalofInfectiousDiseases、Hepatology、Vaccine、CancerImmunologyImmunotherapy、GeneTherapy等本领域SCI收录的著名国际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的“十二五”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慢性乙型肝炎转归预警预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NewSwitch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写入年新版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主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正文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药研究进展
任红1,2*
(1.重庆医院,重庆10;2.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重庆10)
[摘要]乙型肝炎的治愈是医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临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可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同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目前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有2类,即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但大多数患者仍不能达到临床治愈。面对当前治疗现状,根据乙型肝炎病毒的生命周期、针对不同靶点开发乙型肝炎新药具有重要意义。综述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药研究进展。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新药
乙型肝炎的治愈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在临床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且得到各大权威指南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y/1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