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不少原定于今年秋季赴境外国家和地区留学的学生正面临升学困境。为切实解决这一群体学生的需求,践行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责任,经教育部批准,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于年秋季启动计划外自主招生扩招工作。学院计划外自主招生扩招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有关政策和规定,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广大考生与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二、学校和学院概况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军工路和复兴路两个校区。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余人,其中本科生余人,研究生余人。在校教职工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人次,高级职称教师人,博士生导师人。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和计算机科学四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在校留学生近千人,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英国际学院位于上海理工大学复兴路校区,是由上海理工大学与9所英国一流大学(布拉德福德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利兹贝克特大学、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索尔福德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共同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和境外学士学位教育。学院设有管理学院、工程与计算学院以及语言教育与文化学院。所有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小班化的教学模式。学院现拥有来自全球2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职员工余人,其中外籍教师在学术教师中的占比80%,大部分具有国际教学背景和博士学位。目前在校生约人,包括来自全球2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70余人。中英国际学院始终坚持把“责任领导力、创业与创新、文化同理”三大理念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融入教书育人各环节。办学十余年,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创新、合作交流、校园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得到了中英两国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三、招生计划及专业
学院计划外自主招生拟扩招名本科学生,专业分商科和工科两大类,具体如下:
(一)商科:
工商管理、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管理学及市场营销、国际商务、国际商务研究、商务与金融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商务学、商务研究、商务管理、商务管理及体育、航空运输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交通物流管理、会展管理、国际会展管理、体育会展管理、体育商务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等。
(二)工科:
电子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气工程、电子与通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统、电子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电子计算机工程、微电子、机械工程、汽车工程、机械与制造工程、汽车与赛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四、学籍注册及学位授予
(一)学籍注册
被录取的考生须放弃原境外大学录取资格,成为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计划外自主招生学生,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注册系统以及学院英国合作方同时注册学籍。
(二)学位授予
学生在达到各专业毕业要求后,可获得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的英方合作高校学位证书,并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五、申请条件及招生流程
(一)申请条件
已获得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计划入读境外本科的中国籍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流程
1.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递交的申请材料包括:
1)境外大学录取通知书扫描件;
2)《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计划外自主招生申请表》(可至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21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