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是吴疆医生学习無门医述的心得感悟,以后我们会陆续推送出相关文章,欢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学习“無门医述”后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启迪
去年6月,我有幸成为無门学子中一员。进入無门后,跟吴雄志老师学习已有8个月,每次听吴老师讲课都有种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的感觉,甚至破三观。吴老师以爱之大、情之深、医之精感染着我,在此对恩师说声:谢谢您,我会尽全力传播爱。
我从认识吴老师到工作的时间不长,临床感悟不多,在此只能谈谈学习心得。我的专业是肝病学专业,现跟大家分享下我对吴老师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体会和小结。
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有两个难题:HBV-cccDNA的清除和免疫耐受。
HBV-cccDNA能整合到人的基因中,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基因的转录翻译表达,这就导致病毒性乙型肝炎很难根治,HBsAg转阴后可能复发等问题。目前,西医尚无专门清除HBV-cccDNA的有效药物,也没有打破免疫耐受的特效药和标准治疗方案。核苷酸类药物对控制HBV-DNA有效,但对HBsAg和HBeAg作用不明显。而干扰素对降低HBsAg和HBeAg的作用虽优于核苷酸类药物,但费用昂贵,且有其严格的适应指征针。中医认为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为湿热疫毒内蕴肝脏,日久损伤正气,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故治疗重点在于清除湿热疫毒和扶正固本。中医在调节免疫、打破免疫耐受、抑制肝纤维化等方面具有优势,而吴老师的“清肝败毒汤”在诱导产生干扰素,清除HBV-cccDNA和打破免疫耐受上可能具有广阔前景。现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谈谈对“清肝败毒汤”的体会。
清肝败毒汤
生黄芪30-g仙灵脾30g桑寄生30g
黄芩9g薏苡仁90g白花蛇舌草30-60g
叶下珠30g生甘草3-6g姜黄9g
随证入芍药、丹皮、大黄、蒲公英、五味子、升麻、太子参、肉桂、蜈蚣、豆蔻、竹叶。
吴师说:慢性病毒性肝炎为伏邪温病,治疗重在扶正托邪。
那么乙肝病毒为中医之何邪?此邪伏于何处?又从何处出?扶何处正气?答案都在此方中。
吴师说:正邪相争,病治少阳,相争太过病治阳明,相争不及从三阴入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为正邪相争不及,邪伏三阴,重在厥阴。方中以白花蛇舌草、叶下珠清解厥阴热毒,姜黄流动厥阴气血,加升麻则托厥阴之邪外出;仙灵脾、桑寄生扶少阴正气,托少阴之邪;生黄芪,生甘草扶太阴正气,托太阴之邪。病毒性乙型肝炎病情缠绵、夹湿,为湿热疫毒,故佐薏苡仁。三阴正气得扶,托邪外出,转出少阳地带(详见标本法),使其正邪相争,故佐黄芩以清解少阳,防止正邪相争太过转阳明。那为何清肝经热毒之药选用白花蛇舌草、叶下珠、升麻、姜黄?扶少阴正气为何选用仙灵脾、桑寄生?扶太阴正气为何选用生黄芪,生甘草?祛湿为何选用薏苡仁?清少阳热为何选用黄芩?
白花蛇舌草为清热解毒药中能调节免疫的药,攻中有补;
叶下珠为清热解毒药中既能抗乙肝病毒,又能提高免疫力的药;
黄芩入气分,清少阳之热,既能抗乙肝病毒,又能双向调节免疫力,此三味药攻中有补;
姜黄入血分,流动厥阴气血,为活血药中能抗乙肝病毒,抗肝纤维化的药;
升麻为清热解毒药中能抗乙肝病毒的药;
桑寄生,此药与僵蚕均是寄生之药,抗乙肝病毒,有研究表明能降低HBsAg,改善肝脏微循环;
仙灵脾为补肾药中既能提高免疫力,又能抗病毒的药;
生黄芪为补气药中能双向调节免疫、诱导干扰素产生,抗病毒的药;
甘草轻用既能健胃,又能调节免疫,诱导干扰素产生,抗病毒;
薏苡仁为祛湿药中既能增强免疫又能抗病毒的药,秘在重用。
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重点突出,全盘攻击。
联合無门的升阳败毒散(升麻30生甘草6黄芩9丹皮9薏苡仁90大青叶30淡竹叶30白豆蔻6姜黄6蜈蚣3)和薏苡败毒散(薏苡仁90淡竹叶30白豆蔻6酒黄芩9大青叶15生甘草6补骨脂15牡丹皮6)来思考,可进一步体会無门的学术思想。
一、学术特点
1、直取其病,随证加减
病毒性感染多为伏邪温病,吴师以黄芩、升麻直取其病,托邪外出。夹湿加薏苡仁、白豆蔻,夹热加大青叶、白花蛇舌草,气虚加以黄芪、甘草。此又为病证症有机统一。
2、中西汇通,古今一统
此方既能抗病毒,又能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中医以扶正托邪,清解湿热疫毒,补益脾肾,以固先后天之本。全方融伤寒温病于一炉,经方妙用。
3、以调平破八纲
方中寒温并用,攻补兼施。黄芪扶正,白花蛇舌草攻邪,一温一寒,一虚一实。虚则重用黄芪、实则重用白花蛇舌草,寒则加重仙灵脾,佐以肉桂,热则加重白花蛇舌草,佐以大青叶,随其寒热虚实而加减。
二、启迪
1、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为伏邪温病,治疗重点在扶正托邪,厥阴转出少阳,使其正邪相争;要点在托邪务尽;难点在正邪不争。
2、选药既符合中医病证思维,又能利用现代药理与病理提高选药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疗效。
三、思考
1、三阴托法各自的重点和区别是什么?
2、托邪外出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托邪已尽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加速正邪相争?
3、补肾法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没有肾虚的病人能否用补肾法?
4、中医如何打破免疫耐受?重点在哪?
作者简介:吴疆,男,年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肝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发表《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研究进展》已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灵猫方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体外实验研究》,参与课题: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优化研究。
我们的無門醫述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好的公益中医在线教育平台。
欲加入平台学习的同道,请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1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