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作为护理学考试中最常见也是临床相对重要的传染病来说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部分同学难以区分的重点,因此海南卫生人才网将病毒性肝炎的相关知识点给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看三道事业单位的相关考题。
1.经消化道传播的肝炎有()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2.患者因病毒性肝炎入院治疗,血清检查发现,患者抗-HAV-IgM阳性,则可能的肝炎类型是()
A.甲型
B.乙型
C.丙型
D.丁型
3.对于乙肝患者应采取哪种隔离措施()。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血液体液隔离
1.A;2.A;3.D
针对于直接考查的病毒性肝炎来说,我们只要掌握其根本的特点就可以简单的对考题进行相应的回答。
(一)病毒性肝炎:由于各种嗜肝病毒感染所致。主要经粪-口传播的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经血液途径传播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它的复制需HBsAg的存在。
(二)实验室检查
(1)甲型肝炎
①血清抗-HAV-IgM:是HAV近期感染的指标,是确诊甲型肝炎最主要的标记物。
②血清抗-HAV-IgG,为保护性抗体,见于甲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或既往感染HAV的患者。
(2)乙型肝炎
①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抗-HBs):HBsAg,阳性见于HBV感染者,抗-HBs阳性表示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或过去感染HBV并产生免疫力的恢复者。
②e抗原(HBeAg)与e抗体(抗-HBe):HBeAg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抗-HBe阳性有两种可能性:一是HBV复制减少或停止,传染性较弱;二是HBV前C区基因发生变异,此时HBV仍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甚至病情加重。
③核心抗原(HBcAg)与其抗体(抗-HBc):HBcAg检测难度大,较少用于临床常规检测。IgM型抗-HBc存在于急性期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IgG型抗-HBc是过去感染的标志。
④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DNAP:反映HBV感染最直接、最特异和最灵敏的指标。阳性则提示HBV存在、复制、传染性强。
(三)护理措施
1.综合性治疗、以休息营养为主。给予药物治疗,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2.甲型、戊型肝炎:肠道隔离3~4周,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可用5%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弃去;乙型、丙型和丁型行血液、体液隔离。
3.医护人员做好自我防护,一旦出现针刺伤,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并用流动水冲洗,边挤压边冲,并立即注射高效价的免疫球蛋白,检查病毒的抗原与抗体,半年后复查。
4.新生儿母亲有肝炎者应该预防性使用乙肝疫苗+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5.饮食:给予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清淡食物。慢性肝炎患者宜高蛋白饮食(肝性脑病时限制)。
以上就是中公卫生人才网对病毒性肝炎的总结,更多护理学基础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1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