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福建医院
郭霞林新居林秀如1
1福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乙肝-肝硬化-肝癌”是疾病发展的3个过程,抗病毒治疗能够抑制HBV从而降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不高,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本研究依据乐嘉的性格色彩学理论将患者的性格分类为红、蓝、黄、绿4种类型[2],因不同的性格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了解患者的性格类型后,利用其性格的优势与局限,采取适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在患者对乙肝相关知识的认知、自我管理、疗效方面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比较。
0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年1月至年1月诊断为乙肝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适合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口服用药者(总胆红素水平、清蛋白水平、胆碱酯酶水平均在正常范围);2)日常行为能力、听力和理解沟通能力正常者;3)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性疾病、意识不清以及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已进行人工肝或肝移植者。共纳入患者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64岁,平均(38.0±8.5)岁,将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学历、转氨酶水平、HBV-DNA拷贝数平均值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能遵守本研究的要求,研究者对参与者的个人资料保密。
1.2干预方法:选取的两组患者入组时填写我科制定的乙肝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为对疾病的认知、自我管理、定期随访3方面,共7条项目:1)是否了解自己所患该病及预后;2)是否了解该病主要症状及体征;3)是否了解饮食和生活方式对该病的影响;4)如何调节有益的生活方式;5)是否了解规范用药注意事项;6)是否了解坚持定期我科门诊随访的重要性;7)是否了解首诊医生出门诊的时间;每个条目分为了解和不了解,了解一项即得1分,明确患者的了解程度,为后续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为期1个月的健康教育,由肝病科专科护师于每周三的18:00—19:00在科普教室统一讲授问卷表的相关知识;干预组患者由我科护师根据其性格色彩的不同分成4小组,对不同性格特点的患者分别根据其性格的优势与局限施行健康教育,时间及内容与对照组相同。1)评估患者性格:选我科主管级别护师一名,外派至指定机构进行为期6个月的性格色彩相关知识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对干预组患者采用性格色彩心理测试问卷进行性格分类[2],确定患者的性格类型。2)健康教育方法:制定基于性格优势与局限的特点施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其性格特点及针对性培训要点见表1[3],两组患者每月至少1次门诊随访检查。
1.3评价方法:根据我科制定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评分,若患者知晓1条项目即得1分,每多知晓1条项目即加1分,未知晓任何项目者为0分,全部知晓者得7分。并以ALT及AST正常值为标准,分别以超过其1、2、3倍分界,超过倍数越高者说明治疗效果越差;HBV-DNA拷贝数则分为<1.0E+02IU/L(即阴性)、1.0E+02IU/L至1.0E+05IU/L之间、≥1.0E+05IU/L三个标准来说明治疗效果,值越高者说明治疗效果越差。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后得分的差异,以及ALT和AST水平、HBV-DNA拷贝数变化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得分情况:健康教育前对照组患者问卷调查总得分为分,平均分为3.9±0.5;干预组患者问卷调查总得分为分,平均分为3.9±0.6;两组患者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施行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后,对照组患者问卷调查总得分为分,平均分为6.5±0.5,干预组患者问卷调查总得分为分,平均分为7.0±1.0,两组患者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式施行健康教育后,6个月内,对照组患者有5例(10%)自行停药,5例(10%)自行换药;而干预组患者全组无发生自行停药与换药,6个月后,两组患者再次检查ALT及AST水平、HBV-DNA拷贝数,结果见表3,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3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大量循证研究证实了对疾病的认知、自我管理、定期随访是慢性病保健的3个重要因素[4]。所以提高依从性及前三者在乙肝人群中的知晓率是治疗乙肝以及预防其再次活动的重要途径。文献报道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但传统的健康教育是对某种疾病知识的简单宣教,且患者只能被动地接受,难有深刻记忆[5]。有报道称性格色彩学的应用能使沟通更有效[6],本研究应用性格色彩学的钻石法则“用适合对方的方式与对方交流”[2],先深入细致地区分患者的性格色彩类型,了解患者性格的优势与局限,用适合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教育,发挥患者性格优势方面,加强预防其性格的局限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并尽快与患者建立和谐、有效的互动关系,使患者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所培训的内容,从而提高前三者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本研究显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分型施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6个月后再次利用乙肝相关知识问卷表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在疾病认知和维持健康行为方面的知晓率优于对照组,且6个月后再次复查显示,干预组患者的转氨酶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HBV-DNA转阴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80%)。性格色彩学研究表明[2],性格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性格本身无好坏之分,但有各自的局限性,通过环境影响、行为训练等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性格本身存在的不足,本研究着重发扬了患者各自性格的优势,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弥补了其性格的局限,使患者能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对自己的病情能更充分了解、更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由此可见,我们采用的性格分类式健康教育既能帮助患者建立遵医行为又能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改善疾病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柴春玲.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50(36):-.
[2]乐嘉.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9-26.
[3]赵军,孟丽霞.慢性肾脏病病人应用性格色彩特征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30(5):-.
[4]RENYB,ZHANGXH,SONGXY,etal.Theeffectofself-managementeducationinpatientswhichChepatitistherapybyinterferon[J].JQiluNurs,,18(18):19-20.
[5]曹春艳,宗岩.规范化自我管理教育对抗生素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28(11):-0.
[6]李毅丽,付京,王吕珍.性格色彩学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6(4):-.
本文来源:《福建医药杂志》年第3期
相关健康知识:
关于世界肝炎日:
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为号召全社会共同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yf/18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