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是肝脏炎症的统称。
通常是指多种致病因素,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化学毒物、药物、
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
肝脏的功能受到损害,
引起身体一系列不适症状,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异常。
通常,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肝炎,多数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乙型、丙型分布与世界各地。
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药物。
少数急性病例迁延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
栗立医生谈到:急性肝炎的病机多属于湿热蕴结脾胃,淤阻肝胆。有些医生着重于炎症,其治疗多以苦寒清利,凉血解毒为常法。但有些患者这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药后病情反而日重,因为只看到了火的那一面,忽视了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阴阳平衡。肝胆脾胃,在人体气机的升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脾之气升发,则一身之清气皆升,胆胃之气通降,则一身之浊气皆降。在治疗上,应注意这个点,不升者助之以升,不降者调之以降。又因为,肝属木,主少杨春升之气,其性升发,苦寒之药虽然可以清热利湿,但用量过度会抑制肝脏的升发,导致疏泄无力。同时还伤害到了脾胃之阳,致使运化无力,气机逆乱。治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寒凉的用量,清泄同时疏导气机,以通为主,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栗立医生治疗急性肝炎病案
?
曾某,男,51岁。年前感觉肝区痛,乏力,便溏,去医院检查为急性肝炎,后来找别的医生中药调理,以清热解毒、疏肝理气之法,大剂量的使用苦寒、香燥之品,治疗了3周后,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栗立医生治疗。
刚来时,右肋胀痛,腹满便溏,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小便黄,心烦易怒,夜不能寐,梦多,两眼无神,舌暗红,苔薄腻微黄,脉濡数。
栗立医生诊断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治疗以疏肝运脾,化浊祛湿为主。
开方:藿香、茯苓、苍术、山药、白豆蔻、薏苡仁、茵陈、车前草、郁金、栀子等。6付,水煎服
服用后,胀痛减轻,食欲增加,睡眠能转好,其他的症状基本全无,之后,以养肝实脾,化湿和胃,用逍遥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茯苓、黄芪、香附、苍术、枳壳等。前后服用了21剂,肝功化验正常,症状全无。
栗立医生解释道:患者先服苦寒重剂,抑制住了肝气,同时也伤了脾胃,出现了肝郁脾虚,湿热中阻。先用藿香、豆蔻等芳香化湿、山药、薏苡仁等甘淡利湿的药来保护脾胃,再用郁金、栀子等清除胆经郁热,肝气得以疏泄,脾胃又得到了保护,升降复常,症状就会很快消失,抓住主证,扣住枢机,用药适度,既不会功伐过度,上了根本,也不会因为药理不够而不能祛邪外出,效果就会很快。
栗立医生在西安广播电视台录制节目
栗立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家父和叔父学习中医理论及临床诊疗,海川全国民间特效医学技术会会员,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拥有自己独特的内病外调、外病内治的治疗风格。
擅长:
1、心脑血管病:冠心病、脑梗、心梗、脑溢血后遗症、心律不齐、房颤、心绞痛等原因引起的眩晕头痛。
2、胃肠病:消化不良、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
3、皮肤病: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顽固性湿疹、痤疮、老年性瘙痒症、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
4、妇科病:乳腺增生、包块、痈疽、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
5、颈椎腰椎病颈椎,脊椎炎、老寒腿、腰肌劳损、各类关节酸麻胀痛。
坐诊时间:每星期一、三、六全天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wh/1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