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7日,福建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庄则豪博士带领内镜室团队到我院指导工作及教学;庄则豪博士为我们讲解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技巧及意义,并就抗幽门螺旋杆菌作了解说;魏晶晶主治医师讲解A型胃炎的诊断和临床意义。
庄则豪博士团队和我院内镜室李生熙副主任医师
庄则豪博士为我们讲解消化道早癌
魏晶晶主治医师为我们讲解A型慢性胃炎
医大附一内镜中心护士长为我们讲解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及硬化术的医护配合及术中注意事项。
课后并为2位患者作了治疗;其中1例患者为重度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完成静脉曲张套扎术+硬化术治疗;另一患者则行结肠息肉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套扎辅助粘膜切除术(EMR);让患者在县内即可以得到治疗,医院转院或外科行传统手术治疗,使患者及家属省事并减轻经济负担。
手术中的庄则豪博士
病历1:
患者:张X,女,67岁,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破裂出血。
术前内镜下见如图:
术中所见如图:
术后所见如图:
病历2
患者:许XX,男,56岁,5.17在我院行肠镜检查时发现结肠多发息肉。
病理1.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病理2.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部中度异形增生;
病灶1术前内镜下见如图:
术中所见如图:
术后所见如图:
病灶2术前内镜下见如图:
术后所见如图: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其原理类似痔疮橡皮圈结扎法。EVL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和预防出血的治疗方法。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适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药物止血无效者;食管静脉曲张反复出血,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者。
内镜下硬化术(EIS或EVS)是通过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急性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预防再出血的方法。硬化剂注入静脉内损伤血管内皮,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白细胞浸润,形成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机化导致曲张静脉闭塞。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0.5%~1.0%乙氧硬化醇、5%油酸氨基乙醇等。内镜下硬化术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疗法。
关于ESD与传统手术比较
ESD可以准确的在内镜直视下进行粘膜剥离,剥离层次更准确,一次性切除的范围更大,完整切除病灶的机会更高,更加有利于术后的病理学评价,更准确评价是否为根治性切除,同时ESD还具有以下优势:
创伤小,不改变消化道的结构,避免外科手术风险,减少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等优点;
患者可以多个部分、多次质量;
使病理医生能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分析诊断;
在疗效评价、经济上也非常乐观。
正确认识胃癌前病变—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又称为非典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有的称之为间变。异型增生上皮被定义为明确的肿瘤性非浸润性上皮。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和腺瘤由异型增生上皮构成。有学者提出,当异型增生上皮形成扁平病变,应用术语胃上皮异型增生;当异型增生上皮形成隆起性病变则称之为“腺瘤”;内镜下病变与周围正常胃黏膜无明显区别,组织学表现为异型增生上皮,也应用术语胃上皮异型增生。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主要发生在肠化的基础上,也有一部分发生于胃小凹上皮等处。按照异型增生分化程度和范围分为轻、中、重三级,即轻度是指炎症性及再生性良性异型增生病变;中度是指异型化较为明显,接近胃癌的“临界性病变”;重度是指异型化更为明显,形态上难以和分化型癌相区别的异型增生。但良性的轻度异型改变与临界性异型增生,以及恶性异型病变之间常是一种逐渐移行、转化的过程,有时难以明确划分。
近年来的研究对异型增生进行了进一步分类,按照组织来源可分为:
①腺瘤型异型增生:来源于肠型上皮,起于黏膜浅层,癌变后为高分化腺癌;
②隐窝型异型增生:起源于隐窝,癌变后为中分化或高分化腺癌;
③再生型异型增生:见于黏膜缺损部的再生上皮,癌变后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
异型增生是一动态过程,可以由轻度向重度发展,但也可以保持不变或逆转,而重度异型增生则不易逆转,可以发展成胃癌。因此,对重度异型增生应予及早处理。
上皮内瘤变和异型增生是同义词,是指基底膜以上上皮的一种非浸润性肿瘤性改变,属于癌前病变,形态上表现为结构和细胞学的异常。病变具有基因的克隆性转变,容易发展为浸润和转移。它的正确涵义是强调这种癌前病变的本质是上皮内肿瘤的形成。而这种上皮内肿瘤的形成包含了二重意义:
第一,不是癌;第二,肿瘤形成还是一个过程,故称为“瘤变”而不是肿瘤。
关于早期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建议
一、为什么要开展早期胃肠道肿瘤筛查
现实生活中不少胃肠道疾病患者并未真正重视疾病早期筛查和治疗,直到出现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或食医院检查,而此时检查结果多是高危型甚至是晚期胃肠道肿瘤,已失去最佳治疗时间。
我国目前最常见的几类恶性肿瘤疾病中,胃癌、结肠癌、食管癌均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早期胃肠癌通常缺乏癌的特征性表现,且症状并不典型,需通过胃肠镜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并明确诊断。
因为惧怕传统胃肠镜检查痛苦、认识不足等原因,我国健康体检中开展胃肠镜检查比例很小,早期胃肠癌检出率较低,导致不少患者错过内镜治疗治愈早期消化道肿瘤最佳时机。
二、哪些人需要进行常规胃肠镜检查
建议有腹痛、腹泻、便秘、纳差、早饱、进食梗阻等情况者及时检查;
尤其是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等情况需立即行胃肠镜检查;
既往有消化性溃疡、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结肠腺瘤(包块锯齿状腺瘤、腺瘤病、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形增生)、术后残胃等癌前病变、胆囊术后;
健康无症状50岁以上人群及有胃肠癌家族史的患者需定期性进行胃肠镜检查、胃肠道肿瘤筛查。
三、怎样进行胃肠镜检查
日本富士能公司EPX-HD高清电子内窥镜处理系统,具有高清成像、电子染色及放大功能,其独有FICE技术(可扩展电子分光色彩强调比色技术)及配备的百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粘膜细微结构,也可通过局部放大倍以上清晰显示胃粘膜细微结构,实现增强观察,有利于准确诊断和大幅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
医院脾胃科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我科胃肠镜检查多采用无痛检查技术,患者只需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就可进入睡眠状态,检查时无任何不适感觉,检查后很快就能清醒,具有痛苦小、风险小、恢复快等特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