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事实
甲型肝炎是一种病毒性肝脏疾病,可造成的疾患轻重不一。
甲型肝炎病毒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而传播。
几乎每个感染甲型肝炎的人都可完全康复,并获得终身免疫,但仍有很少一部分甲肝感染者会死于重型肝炎。
世卫组织估计,年,甲型肝炎大约导致人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的0.5%)。
甲型肝炎的感染风险与缺乏安全用水以及环境卫生条件恶劣和个人卫生状况不良(如手脏)存有关联。
在食物或水感染风险较低的国家,在男男性行为者和注射吸毒者中会出现疫情。
疾病流行时间可能很久,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甲型肝炎。
安全供水、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条件改良、洗手和注射甲肝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最有效办法。前往感染率较高国家的旅行者、男男性行为者和注射吸毒者等高危人群可接种疫苗。
甲型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导致的一种肝脏疾病。病毒主要传播方式是未感染(未接种疫苗)者摄入受到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该病与不安全的水或食物、卫生条件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和口―肛性行为有密切关联。
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不同,甲型肝炎不会造成慢性肝病,也极少致命。但会出现使人衰弱的症状,并导致往往会致命的重型肝炎(急性肝衰竭)。总体而言,世卫组织估计,年,全世界有人死于甲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的0.5%)。
甲型肝炎属偶发疾病,在世界各地流行,有循环复发的趋势。甲型肝炎病毒是造成食源性感染的一个最常见原因。与污染食物或水有关的疾病流行会突然暴发,比如年在上海发生的甲肝流行就影响到了大约0万人1。疫情持续时间也可能延长,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在社区流行数月。甲型肝炎病毒可在环境中长期存在,通常用来消毒和/或控制细菌病原体的食物制作程序往往无法将其杀灭。
该病会给社区带来重大经济和社会后果。患者康复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时间,之后才能重返工作岗位,重返课堂,或恢复正常生活。对经过确认存在这种病毒的食品企业和当地总体生产力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地理分布
在地理分布区域上可将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分为高度、中度或低度。然而,病毒感染并不意味着患病,因为年幼时获得感染的儿童并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高感染率地区
在卫生条件差和卫生习惯欠佳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感染十分常见且多数儿童(90%)在10岁前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多数感染儿童并没有任何症状。疾病流行不很常见,因为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一般都已产生免疫力。这些地方有症状病人的发生率较低,鲜有疫情出现。
低感染率地区
在卫生条件和卫生习惯良好的高收入国家,病毒感染率较低。在青少年和成人高危人群中,比如注射吸毒者、男男性行为者、到高流行区旅行的人、与世隔绝的人群(如封闭的宗教群体)等,该病或有发生。在美国的无家可归者中曾有大型疫情报告。
中等感染率地区
在中等收入国家和卫生状况不够稳定的地区,儿童往往在早期没有受到感染,因此成年后不具免疫力。经济和卫生状况改善反而有可能使更多的成年人因未感染过病毒而不具免疫力。较高年龄人群的这种易感性可能导致发病率上升,在这些社区会出现大型疫情。
传播
甲型肝炎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未感染者摄入了由病毒携带者的粪便污染过的食物或水。在家中,如果感染者为家人制备食品,可能会通过脏手发生传播。水源性疾病疫情并不常见,往往与受污水污染过或处理不当的水有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偶然接触不会传播病毒,但与感染者的身体发生密切接触(如口—肛性行为)则有可能受到感染。
症状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通常为14–8天。
甲型肝炎的症状轻重不一,可能有发热、不适、食欲不振、腹泻、恶心、腹部不适、深色尿和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不是每个感染者都会出现所有症状。
成人表现出疾病体征和症状的情况多于儿童。在年老人群,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情况的发生率都较高。通常6岁以下受感染儿童没有明显症状,只有10%的人出现黄疸。在较大的儿童和成人中,感染症状往往较为严重,70%以上的病例会出现黄疸。甲型肝炎有时会复发。刚刚康复的患者可能会再度病倒,又一次出现急性发作,但通常会康复。
什么人有被感染的风险?
凡是以前没有受到过感染或没有接种疫苗者,均可能感染甲型肝炎病毒。在病毒传播广泛的地区(高流行区),大多数甲型肝炎感染发生在儿童早期。风险因素有:
环境卫生条件差;
缺乏安全用水;
与感染者共同生活;
急性甲型肝炎患者的性伴侣;
使用休闲毒品;
男男性行为;
在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到高流行区旅行。
诊断
无法在临床上区分甲型肝炎病例与其它类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一种专门诊断方法是检测血液中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M)抗体。也可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RNA),但此项检测可能需要有专门的实验室设施。
治疗
甲型肝炎没有特异治疗方法。感染后症状消失过程可能很缓慢,或需要几周或数月时间。务必不要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不应服用乙酰氨基酚/氨酚以及抗呕吐药物。
仅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才有必要住院治疗。治疗的目标是保持身体舒适和适当的营养均衡,包括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流失的液体。
预防
改善环境卫生、保障食品安全和接种疫苗是抵御该病的最有效方法。
可通过以下方式减少甲肝传播:
充足供应安全饮水;
适当处理社区内污水;以及
提倡注意个人卫生,比如在饭前和便后经常洗手。
国际上有几种甲型肝炎注射灭活疫苗。就保护人们不受病毒感染的程度和所产生的副作用而言,这些疫苗大同小异。尚没有批准供一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疫苗。在中国,还提供口服活疫苗。
在注射一剂疫苗后一个月内,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会产生有一定保护作用的病毒抗体。即使接触到了病毒,在接触病毒两周之内注射一剂疫苗,也可起到保护作用。不过,制造商建议注射两剂疫苗,以确保免疫接种后有大约5至8年的较长保护期。
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得到了甲肝注射灭活疫苗接种,且未出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常规儿童免疫规划的一部分提供这类疫苗,也可与因旅行而需要接种的其它疫苗一起接种。
免疫接种工作
应将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作为全面防控病毒性肝炎计划的一部分。制订大规模免疫接种规划时,应认真作出经济评估,并考虑备选或补充预防办法,比如改进环境卫生和提倡良好个人卫生做法。
是否将甲肝疫苗列入儿童常规免疫范围,要视本地情况而定。应当考虑到易感人群占人口的比例以及与甲肝病毒接触的程度。一般而言,中等流行国可从儿童普遍免疫中获得最大收益。低流行国可以考虑为高风险成人接种疫苗。在高流行国,由于多数成人已具天然免疫力,疫苗的用处有限。
截至年5月,4个国家已经或计划在特定危险人群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中使用或纳入甲肝疫苗。
许多国家采用注射两剂灭活甲肝疫苗方法,而其它国家可考虑将一剂灭活甲肝疫苗列入其免疫接种计划。还有一些国家建议甲型肝炎感染风险较高的人接种疫苗,较高风险人群包括:
休闲毒品使用者;
前往甲肝病毒流行国的旅行者;
男同性恋者;
慢性肝病患者(因为他们若染上甲肝,就有更大的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于发生疫情时进行甲肝疫苗接种的建议也应依具体地点而定,需要将迅速广泛开展免疫接种运动的可行性纳入其中。
如果及早开展接种运动并且在多个年龄组人群中实现高覆盖,那么在小社区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社区疫情的成功几率最大。免疫接种工作应辅以健康教育,以改进环境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
世卫组织的应对
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首份《-0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该战略强调了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作用,其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该战略的愿景是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具体目标是到00年使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人数减少90%,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减少65%。该战略概述了各国以及世卫组织秘书处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而采取的各项行动。
为支持各国实现在《0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确定的全球防治肝炎目标,世卫组织正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提高认识,促进建立伙伴关系,调动资源;
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和收集数据,以便采取行动;
预防传播;
扩大筛查、关怀和治疗服务。
世卫组织发布了《年艾滋病毒、病毒性肝炎和性传播感染进展报告》,概述了朝着疾病消除取得的进展。该报告列出了截至年底和年底的全球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统计数据、新感染率、这两种高负担病毒造成的慢性感染流行率和死亡率以及重要干预措施的覆盖面。
自年以来,世卫组织与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和合作伙伴一道,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世界肝炎日宣传活动(作为其9项旗舰年度卫生宣传活动之一),以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理解。之所以选定7月8日就是因为这一天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巴鲁克·布隆伯格博士的生日,他发现了乙肝病毒并开发出了病毒诊断检测方法和疫苗。
在年世界肝炎日,世卫组织将重点放在“为消除肝炎投资”这一主题上,强调需要增加国内和国际资金,扩大肝炎预防、检测和治疗服务,以实现00年消除目标。
参考文献
1AnepidemicofhepatitisAattributabletotheingestionofrawclamsinShanghai,China.HallidayML1,KangLY,ZhouTK,HuMD,PanQC,FuTY,HuangYS,HuSL.JInfectDis.Nov;(5):85-9.
HepatitisAvirusseroprevalencebyageandworldregion,and.JacobsenKH,WiersmaST.HepatitisAvirusseroprevalencebyageandworldregion,and.Vaccine8()–7.
WHO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比较好白癜风专科医院婴儿白癜风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