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Ando等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达到血清HBVDNA检测不出(获得病毒学应答)后,高龄、肝硬化和血清HBV核心相关抗原(HBcrAg)水平较高,是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风险增加的显著性因素。
该项回顾性研究总共纳入例应用NA治疗后达到血清HBVDNA检测不出的CHB患者,中位年龄为51岁,男性79例(59%),肝硬化患者28例(21%),基于达到HBVDNA检测不出时收集的数据,对HCC的累积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在随访期间,13例患者发生HCC,患者1年、3年和5年时的累积HCC发生率分别为0%、7.8%和11.1%。对达到HBVDNA检测不出时收集的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表明,患者高龄(HR=4.,P=0.)、肝硬化(HR=5.,P=0.)和HBcrAg水平较高(HR=13.,P=0.),与HCC的发生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研究者强调,对于HCC发生风险增加的CHB患者,即使获得病毒学应答,仍然需要继续HCC的监测。
原文链接:AndoY,IshigamiM,IshizuY,etal.CumulativeIncidenceandRiskFactorsfortheDevelopmentofHepatocellularCarcinoma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WhoAchievedSustainedDisappearanceofViremiabyNucleos(t)ideAnalogueTreatment.HepatolRes.Sep2.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肝病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肝病网”
国际肝病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什么叫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