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的危害。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据估计,全球有2.4亿人慢性感染乙型肝炎。目前尚无对慢性乙肝有效地治愈方法。慢性感染的成年人中,20%-30%会发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
根据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乙肝人群流行率为7.18%,相当于每14个人中就有一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2.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
血液传播:开放性伤口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者共用被这些血液污染的器皿都可以传播乙肝病毒。包括:
●伤口与伤口的直接接触
●共用沾有污染血液的剃须刀或者牙刷
●共用或者重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针具来纹身、纹眉、打耳洞或注射毒品
●重复使用针头、针管等医疗设备和针灸器具
●不安全的输血
性传播:无保护性行为会传播乙肝,使用安全套可以降低感染的危险,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接种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携带乙肝病毒母亲的婴儿会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到母亲血液和体液中的乙肝病毒。新生儿在生产过程中感染病毒后,90%的情况下会发展为慢性感染。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或水传播。共同工作学习、共饮共食不会传染乙肝。
3.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及其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方法。
乙肝疫苗含有乙肝病毒的蛋白质组分,可使身体免疫系统将来在感染乙肝病毒时对病毒做出识别和反应。
世卫组织建议为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早(最好是在24小时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此后尚应按照“0、1、6”的免疫程序接种2剂、3剂以完成全程基础免疫程序。
95%以上的婴儿、儿童和青年接种全程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达到具有保护作用的水平。保护期至少持续20年,可能终身免疫。因此,世卫组织不建议已经完成三剂接种程序的人进行疫苗补种。
4.乙肝疫苗安全吗?
乙肝疫苗是人们熟知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从最初使用至今的20多年中,对乙肝疫苗的安全性都会定期的开展研究。该疫苗有一些常见的轻微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的局部疼痛和发热(不超过一天)。
对乙肝疫苗成分出现过敏性反应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也称为过敏性休克,罕有发生,约每接种万剂次疫苗出现1例。过敏性休克一经发现,是可以治疗的。
没有证据显示接种乙肝疫苗会导致长期的、严重的不良事件。研究也证明婴儿猝死综合症与包括乙肝疫苗在内的任何疫苗无关。
年底乙肝疫苗事件临床调查表明,所有婴儿的死亡都是由疫苗以外的原因导致,这些原因包括肺炎、肾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其他疾病等。疫苗并未导致或引发任何一例死亡。
推荐阅读
每天一点碘健康多一点
国家法定职业病之尘肺病——职业健康头号“大敌”
目前我们真的补碘过量了吗?
全谷物,营养+
美好一天,从全谷物开展
夏季来临,食源性疾病不可小觑
H7N9防控知识
GSCDC
供稿
免疫规划科王平贵
校对
王平贵
编辑
沈晓军
赞赏
长按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5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