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IFN联合利巴韦林(PR方案)在中国已有10多年的使用经验,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发展,丙型肝炎治疗方案出现多元化。DAA联合PR方案,在保留IFN有利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长期预后等优势的前提下使用DAA,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进一步改善CHC的治疗现状。介绍PR、DAA联合PR及DAA全口服方案的优劣,旨在探讨更适合不同CHC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PR方案仍是我国CHC主要治疗方案
现阶段,我国CH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仍是PR方案。PR方案在我国CHC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84%以上CHC患者的相关宿主基因型为有利于IFN应答的基因型(IL28BrsCC亚型)。既往的多项临床研究也表明,IFN方案能够有效改善纤维化状态,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患者10年肝癌发生率显著降低,PEG-IFN组患者病死率与普通人群相似。来自我国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显示,经含IFN方案治疗的CHC患者,无论是否获得SVR,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逆转,获得SVR者更为显著。然而,PR方案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来自我国大陆及台湾的两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大部分CHC患者为有利于IFN应答的宿主基因型,但PR方案的SVR率波动于70%~80%,疗效不佳;由于IFN的不良反应较多,部分患者难以耐受48周的疗程,也影响了SVR率的提高。
2DAA的优势及相关问题
欧美丙型肝炎患者PR方案的疗效相对更差,进而促成了DAA的研发及临床运用的迅速发展。目前根据作用靶点的不同,DAA可分为NS3/4A蛋白酶抑制剂(PI)、NS5A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抑制剂,NS5B聚合酶抑制剂又包括核苷类抑制剂(NI)及非核苷类抑制剂(NNI)。第一代PI包括telaprevir和boceprevir是最早用于CHC治疗的DAA,第二代PI包括西美瑞韦(simeprevir)、阿舒瑞韦(asunaprevir)、丹诺瑞韦(danoprevir,中国歌礼公司开发);NI索非布韦(sofobuvir)、第二代NNI达赛布韦(dasabuvir);第一代NS5A抑制剂包括达拉他韦(daclatasvir)、来迪派韦(ledipasvir),第二代NA5A抑制剂瑞维达韦(ravidasvir,中国歌礼公司开发)等相继在部分国家批准上市或审批中。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包括含PR的DAA治疗方案和不含PR的DAA治疗方案。含PR的DAA方案包括:丹诺瑞韦+PR、西美瑞韦+PR、索非布韦+PR;不含IFN的DAA方案包括:丹诺瑞韦+瑞维达韦、阿舒瑞韦+达拉他韦、奥比帕利+达赛布韦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索非布韦+来迪派韦、索非布韦+西美瑞韦、索非布韦+达拉他韦等。
目前,DAA全口服治疗方案确实极大的提高了CHC患者的依从性和SVR率,可以说开创了丙型肝炎治疗的新篇章。但随着临床实践的广泛开展,相关问题也陆续出现,并逐渐引起了专家们的重视。(1)DAA相关耐药变异问题较为普遍。阿舒瑞韦+达拉他韦的亚洲Ⅲ期临床试验显示,达拉他韦基线耐药突变Y93/L31的发生率达11.9%,这部分人群的SVR率仅有42%。年亚太肝病学会丙型肝炎治疗共识及推荐意见中明确指出,对于基因1b型初治患者或PR经治患者,阿舒瑞韦+达拉他韦治疗前有条件应进行NS5A耐药突变检测。(2)DAA与常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DDI)风险也需警惕。一项真实世界调查研究显示奥比帕利+达赛布韦3D方案的不同程度DDI风险高达66.3%。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胺碘酮与含索非布韦方案合用增加了严重心动过缓的风险。年10月FDA警告奥比帕利±达赛布韦3D方案及奥比帕利2D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严重肝损伤的病例报告。日本药品管理总局(PMDA)指出应警惕索非布韦+来迪派韦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必要时可采取停药措施。(3)DAA全口服方案在清除HCV同时,是否可以改善疾病长期预后,同样引起大家的哪治白癜风最好治白癜风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
http://www.fbmgc.com/zcmbhl/15471.html